课改理念是我成长的催化剂.doc

课改理念是我成长的催化剂.doc

ID:56076945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6-19

课改理念是我成长的催化剂.doc_第1页
课改理念是我成长的催化剂.doc_第2页
课改理念是我成长的催化剂.doc_第3页
课改理念是我成长的催化剂.doc_第4页
课改理念是我成长的催化剂.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改理念是我成长的催化剂.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改理念是我成长的催化剂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培养目标的达成,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的问题,已摆在我们每个教育者面前,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帮助广大教师彻底更新观念。经过三年的研究与实验,广大教师更新了教育观念,领悟了课改的真谛,并体现在教学实践中。一、教育观念的更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现代教育观的核心。在课堂教育中如何看待自己的教育对象,是否诚心诚意地把学生视为学习的小主人,这是教学的关键问题。根

2、据我们的教学经验,必须紧紧地抓住"面向全体,尊重差异,主动参与,体验成功"这几个字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面向全体,尊重差异是义务教育的特点,根据课程标准,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是按照"基础,有用,能学"的精神确定的。说是基础,而又很灵活;说是有用,而又需要学生通过一定的理性思考;说是能学,却又不是垂手而得,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才能学会的。如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时,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技能,并结合学具操作,自己去探索65-23、42-28、的计算方法,从而引导学生掌握竖式计算法则。面

3、对这一样的数学课程,我们应该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会,学好,不过,关键还在于教育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应该看到每个学生的特殊性,都有一个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都需要尊重、信任和关怀,他们都有自我发展的要求。对这样的群体,需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我们要创造适应和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这就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尊重差异。例如:“简易方程”一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4、,把例题改成参加兴趣小组活动情况。第七节书法小组18人合计29人绘画小组y人第八节乐器小组X人合计30人舞蹈小组12人师:你能列出一些方程来吗?生1:18+y=29,29—y=18生2:12+x=30,30—x=125师:在刚才的信息中,如果没有舞蹈小组,你能补充一个信息来列方程吗?练习的处理用线段图呈现:师:看了图你都知道了哪些信息?生1:我知道属鸡的有38人,是用x+12=50这个方程算出来的。生2:我列的方程和你不一样,50-x=12以上内容的设计重视生活化,富有针对性和挑战性,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

5、,提问题时,让学生自主选择和补充自己喜欢的学习材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更深刻地把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使师与生在互动共思的氛围中学习是生与生情感交流的人际过程。学生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这是我们教师探讨的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是指其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方式和行为努力程度。行为参与很容易被观察到,如认真听讲和做作业,积极发言和讨论等。心理投入则不容易被察觉,它包括情感的投入和认知的方式。正如我们在教一个班时,就会发现,在课堂上同样具有努力学习行为的学生,

6、有的对数学学习很有兴趣、深感乐趣,并且不断获得成功的积极体验。有的则不然,对数学学习是被迫的,带着焦虑、畏惧甚至厌恶的消极情绪。在认知方面,有的停留在记忆操练,模仿的浅层次阶段,有的则是主动调查、收集信息,选择、加工、整合信息的深层次阶段。就如我在教"分数的意义",课前让学生收集资料,课上交流,采用有结构的物质材料,在小组内摆出尽量多个不同的分数等等,充分放手,给学生留下较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切饼、分糖果等。整个教学过程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让学生在

7、活动中、游戏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增长本领,从而达到乐学、会学、创造性学的境界,大大激发了全体学生真正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的积极性。这样,可以改善了认识策略和水平,并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二、创新意识的培养5创新是永恒的主题,我们从小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正如丁肇中先生说过"在科学的道路上只有第一名,没有第二名,第二名就是最后一名",其言深邃地道出了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意识必须反映在创新思维方面。如何通过数学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是我们探讨的问题。有经验的教师认为,数学学习不仅成为学生对要领、法则、

8、定理、公式的弄懂、记牢、再现和熟练的应用,还应鼓励学生自己去经历学习的过程,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如在组织学生用0、0、1、2、3组成乘法题并分类后,我有选择地让学生练习,练习中没有规定用口算还是笔算,而是提出要求:能口算的就口算,不能口算的就笔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在这几句话中,教师把自由交给了学生,使不同程度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对于能口算的给予表扬,让学生在计算后感悟,今后做题要根据题目的具体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不要死板地认为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