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方法及其注意事项的探析.doc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方法及其注意事项的探析.doc

ID:56074359

大小:6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6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方法及其注意事项的探析.doc_第1页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方法及其注意事项的探析.doc_第2页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方法及其注意事项的探析.doc_第3页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方法及其注意事项的探析.doc_第4页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方法及其注意事项的探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方法及其注意事项的探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方法及其注意事项的探析【摘要】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对于建筑物的整个建设过程十分重要,直接决定着建筑物的质量与安全。对于建筑结构设计人员,要不断提高专业技能,认真思考,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以确保设计的建筑物结构满足使用要求。结合笔者实践工作经验,文章阐述了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对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分析。【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基本方法;常见问题;注意事项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科技的进步发展,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建筑工程作为人们生活的场所,对其结构设计进行研究分析非常有必要。以下就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项进

2、行分析,旨在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及安全。%1.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屮利用先进的设计理论以及应用先进技术,加快新型高强、轻质、环保建材的研究,使建筑结构设计更加安全、适用、可靠和经济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发展方向。1、结构平面图。当建筑地处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区时,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可以不用进行截面抗震验算的,但必须符合有关的抗震措施要求。因此对于砌体结构来说可以不用在软件屮建模,直接设计即可,但设计中需要注意受压和局部受压的问题。当然,如果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是输入建模较好,有一个便利就是可以利用软件来进行荷载导计算,需要注意的是,当建筑地处抗震设防烈度为7

3、度及以上时是必须要输入软件建模计算的。2、大样详图。在建筑详图的准确无误的基础上,大样详图的绘制可在建筑详图的基础上直接绘制,也可在以前做过的详图的基础上来局部改进绘制。这阶段需要注意在保持建筑外形的前提下尽量的使结构受力合理和施工方便。在标高和外形尺寸上一定要和建筑专业协调一致。3、屋顶(而)结构图。当建筑是坡屋面时,结构的处理方式有梁板式及折板式两种。梁板式适用于建筑平面不规整,板跨度较大,屋面坡度及屋脊线转折复杂的坡屋面。折板式适用于相反的条件。两种形式的板均为偏心受拉构件。板配筋时应有部分或全部的板负筋拉通以抵抗拉力。此外梁板的折角处钢筋的布置应有大样示意图。至于坡

4、屋面板的平面画法,通常使用剖面示意图加大样详图的表示方法,这样更便于施工人员正确理解图纸。正确绘图和设计的关键是设计人员都心知肚明,结构设计者必须耍具备一定的空间概念,正确理解建筑图纸和意图。设计的图纸方能让施工人员明白。由于屋血的起坡会造成阁楼层的部分墙体超高,要结合门窗顶设置圈梁来降低墙的计算高度。4、楼梯。楼梯板要注意挠度的控制,梯梁要注意的是梁下净高要满足建筑的要求,梯梁的位置尽量使上下楼层的位置统一。局部不合适处可以采用折板楼梯。折板楼梯钢筋在内折角处耍断开分别锚固防止局部的应力集中。注意梁下的净空要求,并要注意梯板宽度的问题。首段梯板的基础应注意基础的沉降问题,

5、必要时应设梯梁。二、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注意事项1、地基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事项。地基是建筑工程的最根本的环节,也是结构设计的基础部分。地质因素是地基结构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条件。水文条件、建筑工程的承载力情况以及地区抗震烈度等因素都要被结构设计综合考量。在认真比对的基础上,设计出合理经济的基础形式。基础宽度小于2.5m时,要最先考虑诸如灰土条形基础、四合土条形基础等刚性条形基础。在基础宽度大于2.5m时,要采用比较柔性的基础。对于没有地下室、承载多的多层内框架结构,设计十字交叉梁条形基础可以有效的减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后浇带设计对于保证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对应调整具有现实作用,后浇

6、带的设计范围应该有效的限定在800-1000mmo灌注后浇带所使用的材料要选择比原构件提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并且要确保后浇带的梁板的牢固。2、地梁设计应注意的事项。在框架结构中,地梁的设计是结构工程师经常遇到的。它的作用是使地梁与基础连接,地梁对基础起拉接作用,一定程度的调整基础不均匀沉降;肖基础埋置较深时,地梁与框架柱连接,降底了框架柱计算高度,地梁对框架柱内力分析有一定的影响;地梁是支撑底层墙体的受力构件。地梁的受力状态与普通的框架梁的受力状态不同,普通的框架梁在荷载作用下,梁产生变形不受其他介质约朿,梁上荷载传递给框架柱;而地梁在荷载作用下,梁变形受到土的约束,一部

7、分荷载通过梁底土的反力和梁侧土摩擦阻力传递给地基;另一部分荷载传递给框架柱。由于土反力的复杂性,目前定量确定土反力和梁侧土摩擦阻力还有困难。在工程设计中,有两种处理方法,第一种是把地梁按一层框架梁计算,不计地基土的影响,把荷载全部传框架柱。这种处理方法使计算模型与实际情况不符。地梁与框架梁不同,地梁处没有风力、地震作用,也没有水平变形,按嵌固考虑。结构电算时,往往“底层层高”不高(即地梁与皋础顶面距离),形成“底层框架柱”为短柱或极短柱,使电算结果很不合理。第二种是把地梁不参与框架结构的整体计算,当作简支梁,地梁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