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057871
大小:371.0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20-06-19
《力与运动知识点归纳总结材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专题力与运动知识网络考点预测本专题复习三个模块的容:运动的描述、受力分析与平衡、牛顿运动定律的运用.运动的描述与受力分析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容,它们通过牛顿运动定律才能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虽然运动的描述、受力平衡在近几年(特别是2015年以前)都有独立的命题出现在高考中(如2008年的全国理综卷Ⅰ第23题、理综卷第23题),但由于理综考试题量的局限以及课改趋势,独立考查前两模块的命题在2017年高考中出现的概率很小,大部分高考卷中应该都会出现同时考查三个模块知识的试题,而且占不少分值.在综合复习这三个模块容的时候,应该把握
2、以下几点:1.运动的描述是物理学的重要基础,其理论体系为用数学函数或图象的方法来描述、推断质点的运动规律,公式和推论众多.其中,平抛运动、追及问题、实际运动的描述应为复习的重点和难点.2.无论是平衡问题,还是动力学问题,一般都需要进行受力分析,而正交分解法、隔离法与整体法相结合是最常用、最重要的思想方法,每年高考都会对其进行考查.3.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容之一,与此有关的高考试题每年都有,题型有选择题、计算题等,趋向于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生产、生活和科技中的实际问题.此外,它还经常与电场、磁场结合,构成难度较
3、大的综合性试题.一、运动的描述要点归纳(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重要推论和解题方法1.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t=v.2.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的位移之差Δs为恒量,且Δs=aT2.3.在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相等的时间T连续通过的位移之比为:s1∶s2∶s3∶…∶sn=1∶3∶5∶…∶(2n-1)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1∶t2∶t3∶…∶tn=.4.竖直上抛运动(1)对称性:上升阶段和下落阶段具有时间和速度等方面的对称性.(2)可逆性:上升过程做匀减速运动,可逆向看做
4、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来研究.(3)整体性:整个运动过程实质上是匀变速直线运动.5.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常用方法(1)公式法:灵活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一些有用的推导公式直接解决.(2)比例法: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其速度、位移和时间都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灵活利用这些关系可使解题过程简化.(3)逆向过程处理法:逆向过程处理法是把运动过程的“末态”作为“初态”,将物体的运动过程倒过来进行研究的方法.(4)速度图象法:速度图象法是力学中一种常见的重要方法,它能够将问题中的许多关系,特别是一些隐藏关系,在图
5、象上明显地反映出来,从而得到正确、简捷的解题方法.(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小船渡河:设水流的速度为v1,船的航行速度为v2,河的宽度为d.(1)过河时间t仅由v2沿垂直于河岸方向的分量v⊥决定,即t=,与v1无关,所以当v2垂直于河岸时,渡河所用的时间最短,最短时间tmin=.(2)渡河的路程由小船实际运动轨迹的方向决定.当v1<v2时,最短路程smin=d;当v1>v2时,最短路程smin=,如图1-1所示.图1-12.轻绳、轻杆两末端速度的关系(1)分解法:把绳子(包括连杆)两端的速度都沿绳子的方向和垂直于绳子的方向
6、分解,沿绳子方向的分运动相等(垂直方向的分运动不相关),即v1cosθ1=v2cos_θ2.(2)功率法:通过轻绳(轻杆)连接物体时,往往力拉轻绳(轻杆)做功的功率等于轻绳(轻杆)对物体做功的功率.3.平抛运动:如图1-2所示,物体从O处以水平初速度v0抛出,经时间t到达P点.图1-2(1)加速度(2)速度合速度的大小v==;设合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有:tanθ==,即θ=arctan.(3)位移设合位移的大小s==;合位移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有:tanα===,即α=arctan要注意合速度的方向与水
7、平方向的夹角不是合位移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2倍,即θ≠2α,而是tanθ=2tanα.(4)时间:由sy=gt2得,t=,平抛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只由物体抛出时离地的高度sy决定,而与抛出时的初速度v0无关.(5)速度变化: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故在相等的时间,速度的变化量(g=)相等,且必沿竖直方向,如图1-3所示.图1-3任意两时刻的速度与速度的变化量Δv构成直角三角形,Δv沿竖直方向.注意:平抛运动的速率随时间并不均匀变化,而速度随时间是均匀变化的.(6)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的作用)垂直进入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8、与平抛运动相似,出电场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1-4所示.图1-4故有:y==.要点归纳(一)常见的五种性质的力产生原因或条件方 向大 小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总是竖直向下(铅直向下或垂直水平面向下),注意不一定指向地心,不一定垂直地面向下G重=mg=G地球表面附近一切物体都受重力作用,与物体是否处于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