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同理心沟通.doc

如何进行同理心沟通.doc

ID:56049516

大小:6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19

如何进行同理心沟通.doc_第1页
如何进行同理心沟通.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如何进行同理心沟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进行同理心沟通在实际工作中,实现同理心沟通的公式为:认同+赞美+转移+反问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没有同理心,就没有沟通。苏格拉底曾说:“我们要跟别人求同存异。”意思就是,在沟通时,首先讨论相同、一致的问题,然后慢慢过渡到不一致的地方。1.认同语型在认同语中,常常包括以下类型:第一,“那很好啊!”第二,“那没关系!”第三,“你说得很有道理!”第四,“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意思是一般不是专家或权威,就问不出这么高深的问题)第五,“我能理解你的意思!”认同的意思是宽容、包容,不是同意和赞同。中国人讲究“和而不同”,“和”不是“同”的意思,要肯定和认同对方。2.赞美语型赞美语主

2、要包括以下类型:第一,“像您这样,……”第二,“看得出来,……”第三,“真不简单,……”第四,“向您请教,……”第五,“听说您……”沟通时,注意不要说“看不出来,……”这样的句子,否则容易让对方生气;不要说“问你一个问题”,而要说“向您请教一个问题”,这样能够抬高对方;“听说你……”是借助第三方的嘴巴去表扬对方,鼓励对方。3.反问语型反问语主要包括以下类型:第一,“您觉得怎么样(认为呢)?”第二,“如果……是不是呢?”第三,“不知道(不晓得)……?”第四,“您知道为什么吗?”第五,“不是吗(可不是吗)?”在沟通过程中,可以不直接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而是用反问语句来回答。

3、所以,同理心沟通就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通过认同、赞美、转移和反问的方式,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思考应该怎么想、怎么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