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疝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狐疝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ID:5604836

大小:22.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19

狐疝疑难病例讨论记录_第1页
狐疝疑难病例讨论记录_第2页
资源描述:

《狐疝疑难病例讨论记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10-810:00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讨论时间:2012-10-89:00主持人:迟术副主任医师参加人员:迟术副主任医师王峰副主任医师宋立学主治医师韩业军住院医师讨论意见:韩业军住院医师汇报病例(略)韩业军住院医师患者老年男性,76岁,因右腹股沟可复性包快30年入院。中医诊断:疝气(中气下陷)西医诊断:右腹股沟斜疝。患者阴囊一侧时有肿胀,按之柔软,无压痛,不红不热,自觉重坠,时有少腹阴囊牵引痛,肿物卧则入腹,立则复出,用手按肿物,令病人咳嗽时有冲击感,伴有全身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纳差。舌质淡,苔薄白,脉虚缓无力。中医诊断

2、:疝气(中气下陷)西医诊断:右腹股沟斜疝。患者年龄比较大,需中医调理后再行手术治疗。宋立学主治医师本病多因:1.肝郁气滞肝本受邪,或情志伤肝,或土壅木郁,而肝气郁,失于疏泄,经脉失和而致狐疝。如李中梓《医宗必读》中指出:“一切疝证,非肝木受邪,即肝木自病,此言狐疝,乃肝经自病也。”2.中气下陷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或素体虚弱,年迈体衰;或内伤脾胃;或久咳、久泻,便秘努争;或强力举重,操劳过虚,均可导致脾胃功能减弱,气虚下陷,筋脉弛缓,不能固摄而成狐疝。3.感受寒湿久坐湿地,或冒雨雪,或寒冬涉水,感受寒湿之邪,以致寒湿凝滞,阻于厥阴,

3、经脉失和,气滞不行,发为疝气。王峰主治医师1.辨明寒热虚实本病在临床上以虚证常见,但以外邪侵犯足厥阴肝致病者亦有之,故寒证、实证亦可见;临症时不可不察。寒者,以寒邪滞于肝脉,而致阴囊、睾丸疼痛,畏寒为特征。虚者,因中气下陷而致倦怠,畏寒、面色萎黄为主证。实者,可见阴囊皮色青紫,触压痛等症,所以辨寒、热、虚、实是诊断本病的主要环节。2.辨腹痛狐疝常见腹痛,其它疾病亦可见腹痛症,两者不可混淆,主要从病理和病位上鉴别。狐疝腹痛是以阴囊、睾丸疼痛坠胀为主牵引而致的疼痛,病理变化和病位不在腹部,而在阴囊、睾丸,临证必须详察。本患者阴囊一侧时有

4、肿胀,按之柔软,无压痛,不红不热,自觉重坠,时有少腹阴囊牵引痛,肿物卧则入腹,立则复出,用手按肿物,令病人咳嗽时有冲击感,伴有全身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纳差。舌质淡,苔薄白,脉虚缓无力。属中气下陷证,給予益气举陷止痛,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川楝子、元胡。方用黄芪、党参、甘草补脾益气;陈皮、白术健脾理气;当归和血养阴,补阳和阴。升麻、柴胡举陷升清;姜枣调和营卫;元胡、川楝子理气止痛。若畏寒,肢冷,可加熟附子、干姜以温中助阳。迟术副主任医师同意以上医师的意见,本病是因寒湿邪气侵袭厥阴肝经,以致寒凝湿滞,气因寒聚而发本病;或情志抑郁,或暴怒

5、号哭,气机失于疏泄,气滞不通,筋脉不利而成;或因强力举重,远行辛苦,以致气虚下陷,窜于少腹而成;或小儿先天不足,妇女生育过多,老年肝肾虚弱,筋脉松弛,失于固摄;或因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升提失职而发。其特点为阴囊一侧有肿物突出,卧则肿物消失,站立、行走或咳嗽等腹压增加时,则肿物出少腹而下坠阴囊,并时有胀痛。本病的发生,不外乎气机郁滞,寒湿侵袭及气虚下陷所致。气滞者,气机失于疏泄,筋脉不利,或气胀流窜,结于少腹,注于阴囊,可见少腹或阴囊肿胀偏痛,结滞不舒,缓急无时。寒湿者,由外受之,寒湿凝滞,筋脉挛急,可见结块肿硬而冷,牵引睾丸作痛。遇

6、暖则缓,遇寒加重。中气下陷,筋脉弛缓,无力摄纳,则肿块突出,劳则气耗,故肿块时大时小,劳累时加重。因本病以老年、体弱者及小儿较常见,临床以中气下陷者居多。治疗以益气升提为主要原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