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6030318
大小:49.9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5
《基础心理学练习题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理学基础》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l、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个性心理2、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3、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4、反射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5、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二)单项选择题6、C7、A8、C(三)判断题9(×)10(×)11(√)(四)简答题12、(1)有助于小学教师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并有效地组织教育教学工作。(2)有助于小学教师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调控自己。(3)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五)事例分析趣13、人的心理的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所谓主观能动的反映,是指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受个人态度和经验
2、的影响,从而使反映带有个人的主体特点。人的心理的主观能动性还表现为它能支配和调节人的行为,能反作用于客观现实,改造自然和社会,以满足人的各种需要。上述两位老师就是由于各人的态度和经验不同,对同一位学生有不同的看法,以至对他采取不同的行动:前者认为此学生“此朽木不可雕也”所以就不愿理此学生;后者认为此学生是“败叶下面尽是新蕾,可育成才”所以就努力帮此学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第二章感觉、知觉和观察(一)填空题1、直接个别属性2、降低提高3、降低提高4、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二)单项选择题5、A6、C7、A8、B9、C10、B11
3、、C(三)判断题12(×)13(√)(四)简答题14、(l)要使儿童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2)要使儿童具有相应的知识准备。(3)指导儿童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技能。(4)要重视观察结果的处理。第三章记忆(一)填空题1、经历过识记保持回忆2、形象形象性概括性3、活动任务需要兴趣强烈的情感4、理解内部联系有关经验、5、贮存巩固遗忘6、不均衡的先快后慢7、追忆(二)单项选择题8、D9、B10、B(三)判断题11×12√13√(四)简答题14、遗忘的原因主要有:①由于外部强烈刺激或自身内部状态的干扰而引起的抑制会导致暂时遗忘。②对已识
4、记过的东西没有反复复习和运用,头脑中保留的痕迹自动消失,是导致永久性遗忘的原因。③识记材料的影响。那些不重要的,没有趣味的,不符合人的需要的东西,首先被遗忘;过长和过难的材料易被遗忘;排列在中间位置的材料容易被遗忘。15、(1)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教学,尽量使材料具有新颖、直观和可操作性,让儿童感兴趣。(2)把所学的内容安排在儿童积极从事着的智力活动中,成为思考和活动的直接对象。(3)对有意义的材料,尽量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对无意义的材料,尽量赋予人为意义后加以识记。(4)指导学生采用尝试回忆法进行识记。用于尝试回
5、忆的时间越多,记忆效果就越好。(5)教给儿童一些记忆策略。如把词与形象紧密结合起来识记,识记前充分分析材料等。第四章思维和想象思维部分:(一)填空题1、语言交际外部言语内部言语2、一般特性规律性间接概括3、分析综合抽象概括4、本质属性概念形成概念同化5、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为主6、发散7、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四(二)单项选择题8、B9、C10、B(三)判断题11(×)12(×)13(×)14(×)15(×)(四)简答题16、思维与语言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其联系是:人的思维越深刻、越周密,他的言语表达也就越明确,越有条理
6、。而一个人用词语把思维内容表达得越完善、越精炼,那么,思维本身也就越清晰、越合乎逻辑。两者主要区别在于:思维是一种心理活动,它与现实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与现实的关系是标志与被标志的关系。不同的民族的思维规律大致相同,但其语言规律则不同。17、(1)发展儿童的语言,主要途径是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阅读、演讲、办报等活动。(2)丰富儿童的感性经验。主要途径有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实物及直观教具,并引导学生参观、访问、游览等。(3)在教学中加强对儿童思维的训练。这包括运用变式和比较,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的概念;教给
7、儿童思考问题的方法;适当开展思维形式训练和教学技术训练等。想象部分:(一)填空题1、表象创造新形象2、语言文字图样图纸与其相应3、不依据独立地4、个人愿望未来(二)单项选择题5、C6、C(三)判断题7√8√9×10×(四)简答题11、(1)创造条件,采用多种手段,丰富儿童的表象和言语。(2)结合学校各种活动,进行想象训练。(3)把幻想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正确引导儿童的幻想。第五章注意(一)填空题l、指向和集中2、表面上的注意真正的注意表面上的不注意真正的不注意3、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强度大对比差异显著运动变化新异性(二)单项选择题
8、4、D5、B(三)判断题6(×)7(√)8(×)(四)简答题9、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1)与客观刺激物的特点有关:凡具有“强烈、新异、变化、对比明显”等特点的刺激物均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2)与人的主体状态有关:人的需要和兴趣、情绪状态、知识经验、期待等均能影响人的注意。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