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在社会就业良性机制中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

民办高校在社会就业良性机制中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

ID:55999569

大小:6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15

民办高校在社会就业良性机制中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_第1页
民办高校在社会就业良性机制中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_第2页
民办高校在社会就业良性机制中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_第3页
民办高校在社会就业良性机制中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_第4页
民办高校在社会就业良性机制中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办高校在社会就业良性机制中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民办高校在社会就业良性机制中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摘要:民办高校在社会就业良性机制中,必须确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打造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人才培养平台,做好分类教育实施“差异化”人才培养,完善课程设置和评价模式,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才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键词:民办高校;社会就业良性机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648.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3-0151-02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是高等学校本科人才最基本的类型,民办高校应确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冃标。必须创新教育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高等教育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要注重对学生的分类教

2、育,使每位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民办高校应做好分类教育实施“差异化”人才培养。民办高校在课程体系架构上既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要与市场经济需求相一致;在教学内容上,应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特色,突出实践能力;深化改革,逐渐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民办高校应调整课程设置和评价模式,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确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社会对高等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化需求已成客观现实,高等学校要适应这种需求,相应地进行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探索,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是高等学校本科人才最基本的两种类型,另外还有复合型人才。研究型人才,也称学术型人才,主要从事学科或跨学科研究和教学工作的科

3、学研究人才。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研究性人才而言的,主要从事实际部门的工作。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就文科、理科专业而言,社会既需要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也需要从事设计、开发、制造、推广、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应用型人才是掌握应用知识,具有具体实践能力的人。应用型人才和研究性人才貝是类型不同,不是层次劳异,两者都是国家不可缺失的人才。目前,普通高校着眼于培养有理论、有技术的木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需求,能将理论知识灵活应用到生产实践屮,在生产实践屮深化对理论的理解,进而提升综合实践能力。经济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在地方经济发展的背后,离不开

4、高校对人才的输送。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应当与地区经济和产业结构接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匹配。这就需耍高校结合国家的实际发展情况,主动融入地方经济,根据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瞄准地方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新需求,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的冃标。以研究为主的高等院校,其学科、师资、生源筹条件都具有显著优势,应凭借这些优势,承担培养学术型研究人才的责任,在培养研究型人才方面应当将目标定位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性研究型人才。本科层次的应用型高校,应以培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既具有较高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应用型本

5、科高校的黄河科技学院,其人才培养冃标是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熟悉中原文化,通哓行业规则,掌握专业知识,经丿力职业训练,擅长综合实践,具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起重要支撑作用的应用型人才。二、打造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人才培养平台按照“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大学生就业教育不能局限于简单学习某种就业技巧或职业技能,而要培养其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迁移能力,以适应不同职业环境并取得职业成就。我们在对企业进行调研的结果表明,企业招聘者并不仅仅关注毕业生专业索质,更注重学生个人特质中品德、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忠诚和责任感、主动性、抗压能力等非职业素质。目前,高校

6、人才培养体系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重知识能力而轻心理结构。很多大学生接触社会尚浅,以往应试教育,学校和家庭重视智商而忽视了情商。二是重专业教育而轻通识教育。传统的专业教育造成大学生科学与人文索质的失调,甚至是人文精神的匮乏和道德价值的审思、批判能力的弱化。三是重职业技能而轻职业素养。大学生基本职业技能匮乏是阻碍其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但是,决定择业和职业的是职业素质,即个体的精神要索、心理要素、学习的主观意愿及自信自强等非智力因素。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任何教育都不可能将人类所有知识传授给学习者,学习能力就成为了每个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必须创新教育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耍做

7、到以下儿点:第一,重视通识教育。在一、二年级要通学必修课和公共基础课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止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勇于担当,敢于负责,提高人文综合素质水平。第二,构建开放型教育,让学生学会I才I结协作,与他人积极合作,共享社会各种资源,共享人类文明成果。第三,优化培养模式。实施完全学分制。按照人才培养冃标,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集中力量扶持一批特色学科和优势专业,建设一批品牌专业和精品课程。第四,丰富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鼓励教师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