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99373
大小:3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2-19
《中小学教师微课题探究和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小学教师微课题探究和管理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3-4289(2014)01-0014-03一、微课题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毋庸置疑。斯坦豪斯等人倡导行动研究,将教师视为研究者。波斯纳等人认为教师的成长是经验与反思的集合体。教师专业发展实践也已经证明,教育研究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有研究指出,个人努力、学生、教学互动、专家引领、师傅指导、同伴互助、领导支持是影响中小学优秀教师职业成功因素的重要因素,其中“个人努力”是最为重要的因素。而反思与研究、专业知识的学习、专教改实践、教育理想与信念、学习经历、又是教
2、师“个人努力”的重要因素,其中“反思”与“研究”排在第一位。这种看法同波斯纳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教育现实中,无数案例也说明,教师专业发展与研究密切联系。10需要进一步回答的问题是,教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应该是什么?不应该是什么?或者说,教师研究的课题到底是什么类型?属于什么性质?与大学教师或专门的科研人员的科研有哪些不同?如果简单地复制大学及研究人员的科研逻辑与选题方法,是否有助于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有多大程度的发展?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专门的系统研究。但就教师研究的课题而言,显然与它同大学学者专家、研究院所的研究员有着根本的不同。教师研究的课题小,始于具体的
3、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针对性强;研究通过教育教学来完成,实践性突出;研究为了改进教育教学实践,变革性明显。而科研院所或大学专家的研究课题往往比较大,多属于一般性问题,突出抽象性;追寻逻辑与系统,突出学术性;发展理论知识,突出创新性。简而言之,中小学教师所做的研究属于微课题研究,相对专家学者所做的大课题研究而言,它指教师在短时期内以教育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作为课题,利用各种有利于问题解决的经验、知识、方法和理论,在实践中加以研究,在研究中实践,逐步探寻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的课题研究形式。因此中小学教师所做的研究,属于微型研究,而非宏大叙事。微课题研究,符
4、合教师工作实际。时间短、难度小、投入不大、见效快,研究成果容易解释与推广。这种研究容易激发教师做研究的成功感,让教师拥有研究的自信心,能够有动力坚持做研究。研究结论也容易让教师直接使用,方便用于改进教学实践,以提高教学效能。这样的研究,当然也容易通过老师的恰当运用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与发展。这样的研究,可以帮助老师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教师持续学习、不断反思、大胆表达,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10二、教师如何做微课题研究微课题,往往是从中小学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遭遇到的困惑、关键事件出发,聚焦其背后的问题,再转化
5、而成。如针对“上课时学生不喜欢发言”“不少课堂很热闹但学习效果不好”“学生长时间学习效果不好”“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参与度不高”等等,可以生成“学生课堂不良沉默研究”“学生积极沉默研究”“学困生学习自信心提升策略研究”“小组合作学习技能提升研究”等等课题。在实际研究过程中,中小学教师最初经由困惑、关键事件发现的问题往往过大,因此而生成的课题相应不小,这时候就需要通过“限定”或“细化”将课题缩小,以至于教师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完成并看到实际效果(如图1)。10限定,即为所选择的课题增加一些词汇,缩小“外延”,丰富“内涵”。细化,即将所选择的课题内容细分为若干部分,将
6、各部分内容独立界定为课题,分阶段完成研究。如,课堂消极沉默研究,可以细化为“小学生课堂消极沉默调查研究”、“小学生课堂消极沉默调查归因研究”“小学生课堂消极沉默化解策略研究”、“小学生课堂消极沉默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研究”,等等。如果不做这样限定或细化,像大学学者或科研院所专家那样,费时数年做大课题研究,必将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改进,同时也难以感受到研究阶段性的成功,持续开展研究的努力因此也失去了自信的源泉。就教师研究的认知过程而言,微课题生成也是一个十分自然的旅途。教师教而后知困,困而知学,在自身的阅读中,在与教师同伴的交谈中,在所观摩的课堂中,发现教
7、育教学困惑,通过系统思考,找到导致困惑的“真问题”,进而将问题具体化,形成系列相关小问题,对照自己的经验、时间与精力等研究条件,最后确定近期或各阶段能够完成的微课题(见下图2)。教师做微课题研究,存在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是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做研究的过程包括运用各种必要的方法展开独立研究,如通过问卷调查,写出调查报告;通过访谈,发现故事并分析故事蕴藏的“道理”,写出叙事研究本文;通过观察,揭示问题,结合访谈发现深层次原因,写出报告;如此等等,都在进行着实实在在的研究,都渗透着以研究的态度从事日常教学的精神,表达着探究教学实践内在“道理”的逻辑
8、。10结合自己的课,陈述为何要这样上课,这样上课有哪些实际效果?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