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991223
大小:3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5
《高中物理课堂导入初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物理课堂导入初探课堂导入是物理教学的基本技能,更是教师课程观、教育观的体现。知识是不能传递的,学习不是对知识的记载和吸收,也不是从零开始的,而是学生主动地建构获得的,是基于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的建构。一节课的导入正是本节课的知识建构的开始,如何抓住学生的认知需求和规律,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质疑释疑、渴求探索交流的情感,突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有效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建构,这是从教学基本技能中提升的教学艺术。为此,本人在教学中就选择课堂导入这一环节进行尝试,总结出一些课堂导入的基本方法,与大家共同探讨。一、悬念导入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悬念式的新课引入指的是在一堂课的开端,教师设疑布阵,引
2、起悬念,诱发学生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使之产生迫切的学习欲望。设疑布阵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目的,或者制造悬念,或者制造一个美好的“圈套”,或者营造一种学习氛围,或者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它既可以是教师课前的精心设问,也可以是学生面对课题的质疑。例如,在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可用一个单摆来做实验。先将摆球拉个较大的角度使之贴近眼睛,人站着不动,然后放手,使单摆摆动起来。很多学生都替老师担心,生怕摆球会碰到老师的眼睛。实验结果却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通过实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为下一步解决"为什么"作好准备。在《自感》这节课的导入,教师可请一位同学计进入设计的电路中(学生有点紧张,有点悬念)
3、,闭合电键(电源是两节干电池),该学生没有感觉(有点放松),突然断开电键,学生瞬间有被电击的感觉(惊讶万分),并向同学描述自己的感受。这是为什么呢?断电反而有电击的感觉,强烈的肢体语言表明回路竟有如此高的电压,这怎么可能呢?不可能呀!强烈的矛盾冲击和好奇弥漫于整个课堂,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兴奋极了,此时就是引入新课的最佳切入点,被激活的思维、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最好老师。二、故事导入法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授一些与新课有关的趣味事例,如名人轶事、历史故事等。这样的新课导入,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还使学生在上课伊始时就精神饱满,在急需释疑的迫切要求下学习。
4、 例如,在《速度和加速度》新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生活中因缺乏物理知识而带来的尴尬故事:一位警察拦下了一位漂亮女士的小车,说道:“女士,这里限速100公里/小时,您的车超速了。”这位漂亮女士回答:“我只行驶了半小时,还没有到100公里。”警察又说道:“我是说,如果您再继续行驶下去,就超速了。”女士却回答:“我还有10分钟就到了,因此,不会超速的。”学生听后捧腹大笑。这样一个因为缺乏正确物理知识的理解所带来的尴尬故事,可以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同时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简单贫乏又苍白无力的直接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又如,在讲《运动的描述》时我讲了一个历史故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有一个法
5、国飞行员正在驾驶飞机在天空飞行,发现身旁有一个小黑点,随手一抓却是一颗德国子弹。学生们都很惊讶,这怎么可能,感到不可理解,学生兴趣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虽然引入的事例不太长,时间没花费太多,但却使得这节课的教学各环节很顺利地进行了,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三、问题导入法通过一个生动的实验,提出恰当的问题而引入新课。如:在上“单摆”时,在细线的下面悬挂一个小球,拉开一定的角度,小球开始摆动,问:“小球做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学生回顾了上堂课的知识知道是机械振动,接着问:“这种运动是不是简谐运动。”学生说法不一,从而提出要知道是否是简谐运动,先来学习单摆这节课。结合演示,由浅入深逐步深入的提问,不仅
6、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使用学生的思路循着问题进入新课。再如,上《电场强度》一课时,先让学生观察如下实验:让橡胶棒a与b分别经摩擦带电,将a放在云台上,再让b靠近a使之转动。教师提出问题:相互作用的电荷没有接触,它们的作用力是怎样产生的?再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小结归纳出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来发生的,电荷的周围都存在电场。讲“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时,教师先出示一块示教板,上面有两面个电动势分别为3V、9V的电源,先将电动势为3V的电源和灯珠相连,灯很亮,然后问学生:“如果把电动势为9V的电源和此灯相接通,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出现的回答可能是灯更亮,灯烧掉等。接着教师将电路接通时灯更暗
7、,与大多数学生的回答不相同,进而提出要解释这一现象,就要学习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以演示为基础,让学生充分猜测可能出现的结果,与现象相对照,创设情景,激发疑问,使其产生急于要寻求答案的欲望,为上好新课奠定基础。 又如,在《牛顿第一定律》新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上课伊始就先提问学生:“维持物体的运动是否一定要有力的作用?”“速度大的物体是不是一定受到一个大的力的作用?”对这些问题的肯定的答案是错误的,但很多学生常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