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983604
大小:195.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3-15
《焊接技术应用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3.专业三:焊接技术应用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焊接技术应用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组:顾问:###(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焊接研究所所长)组长:###(中等专业学校实训处主任、高级讲师)副组长:###(中等专业学校焊接教研室主任、高级讲师)###(特种设备集团有限公司焊接总工程师)成员:######一、需求论证(一)行业背景焊接技术是制造业的基础工艺,它渗透在现代工业的各个领域,几乎所有工业产品都包含焊接技术元素,焊接技术人才是装备制造产业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必然要求焊接技术和焊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
2、就与焊接技术紧密相关的造船行业来说,###现为全国最大的民营造船基地、江苏省船舶出口基地,拥有造修船企业15家,船舶配套企业112家。目前,###已形成以江苏新世纪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新扬子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东方造船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主体,其他小型船舶修造企业、拆船企业、船用配件企业为辅助,相互支撑、互为依托的产业群体。此外,###的特种设备制造、锅炉生产、汽车维修及零配件制造、钢结构生产等多种特色企业有增无减,焊接岗位从业人员大幅度增加。(二)社会需求船舶修造业及其产业链的形成,焊接技术工人是其技术支持的平台,也是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具有高素质的焊接工人短缺严重。据悉,
3、靖江及周边的造船企业囿于焊接工人的紧缺,其船体工程不得不采取外包加工的形式,与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不符。调查表明,###市及周边地区仅焊工岗位需求连续3年超过求职量,2010年供求比为0.72:1,2011年为0.75:1,2012年为0.80:1。对靖江市特种设备制造集团等10多家企业用工状况调查,预计2013年靖江市全年焊工岗位超过10000个,人才缺口约占13%。现有就职于焊接岗位的工人多数是没经过培训,还处于“师傅口述,徒弟领悟”的初级阶段,不能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焊工数量和焊工的综合素质已满足不了技术发展和创新需求,严重影响新产品的开发、产品的质量和生产任务的完成。(三)专
4、业基础1.师资队伍本专业拥有一支敬业爱岗、素质优良的“双师型”结构教学团队。专业教师16人:其中“中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1人、高级讲师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5人、高级技师1人,企业能工巧匠2人,兼职教师4人,专业带头人1人,硕士研究生1人,国际焊接工程师(IWE)2人,“双师型”教师占教师人数76%。2.实训条件本专业现有校内实训基地1个,校外实训基地10个,其中实验实训室4个,基本形成了校内实训、校外实习交替技能培训体系,基本满足了本专业实验实训需要。3.教学资源近几年来,编写出版《机械基础》等焊接技术应用专业教材1部,编制《手工电弧焊》技
5、能训练校本教材2本,设计技能教学课件40项,公开发表教科研论文10余篇;3位老师在省级教学项目比赛中获奖,2位老师5位学生获省级焊接技能比赛三等奖以上。4.服务能力自专业创办以来,我校与当地多家大中型企业逐渐形成稳定、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江苏新世纪造船有限公司、###格林锅炉厂、###特种设备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为学校提供学生顶岗实习的工作岗位,学校为企业技术攻关,完成企业技术改造项目1项,提供员工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服务,年均培训焊工600人次。(四)存在问题焊接技术应用专业虽然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提升专业整体办学水平方面与中等职业示范校建设的标准和行业企业
6、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1.职业活动导向、学生主体经验、对接职业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刚刚创建,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和探索,将在今后的实践中总结规范。2.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刚刚起步,随着课程的深入开展,支持配套的环境建设需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实训室需要建设和完善,生产性实训车间需要完善。3.“双师型”结构的教师团队整体素质有待于提高,新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理念要不断更新,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和提升,真正起到双师的作用。学校、企业间的合作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和创新,提高订单培养质量和数量;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二、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围绕“融三创教育为一体,搭建三
7、个平台,实现两次角色转换”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构建以焊工岗位技能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建设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的“双师型”、专兼职教师相融的教学团队,建立校企融合的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把焊接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成为工学结合紧密、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服务功能强的特色专业。(二)具体目标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以培养满足本地船舶制造、钢结构生产、压力容器加工等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焊接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积极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