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972572
大小:182.95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5
《淮安市水稻“两迁害虫”本地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对策.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3):92~93InnerM”90liaA一Ⅻltu珂sc;enceAndTechn0109y淮安市水稻“两迁害虫"本地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对策孙永军。施保国(淮安市植保值检站,江苏淮安223001)摘要:文章介绍了淮安市水稻“两迁害虫”本地发生规律,总结了防治措施和水稻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来年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关建词:水稻;两迁害虫;发生规律:防治技术中图分类号:S511;s435.112文献标识码:AlO.39696jB8n.1007—0907.2012.03.04l文
2、章编号:l007—0907(2012)03枷92—02淮安市地处苏北腹地重要中心区.由北向南位于暖温带至亚热带气候过渡区,年降水量在7加棚00mm。全市现有农业人口330万人,耕地面积400020hmz.常年以稻麦两季连作种植为主,是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2011年水稻种植面积286681hm:,其中粳稻占总面积的65%左右。以徐稻、淮稻、盐粳、两优系列为主,主要有移栽(包括手栽秧、机插秧、抛秧)和直播两种栽培方式.近年来,水稻生产上病虫害发生种类繁多.虫情复杂。常年有11种病害,13种虫害交替交叉发生。
3、给全市水稻生产带来很大威胁。虫害主要以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两迁害虫”发生较重,如预测防治不力,将会给水稻生产带来毁灭性灾害。结合生产实际.现总结如下:1稻纵卷叶螟届迁飞性害虫,成虫有趋光性。在我市不能越冬,每年由广东、广西、海南等虫源地随雨天气流和台风迁飞到淮安市繁殖危害。1.1本地发生规律淮安市常年移栽稻田一年发生3代.直播稻田可发生4代.二一三代为主害代。二、三、四代蛾峰期分别在7月中旬、7月下旬和8月下旬。2003年以来.连年中等偏重发生.特别是2003年全市大发生,部分地区特大发生。2005年之前
4、。水稻进入破口期之后基本不危害.2005年之后。由于水稻生育期推迟。直播稻田主茎及大小分蘖之间生育期不一致.导致稻纵卷叶螟发生危害期延迟。水稻齐穗后第四代仍可以造成严重危害。主要受气候条件、品种和栽培管理的影响:(I)梅雨季节长、雨日多有利于二代成虫迁入、产卵、卵的孵化和幼虫的存活。(2)7月中旬至8月中旬如雨日多、阴凉湿润,三代发生量大、危害重。(3)8月下旬至.9月中旬高温高湿有利发生。特别是直播稻发生危害更重。(4)叶色深绿宽松的品种受害较重,叶色浅淡质硬的受害较轻。(5)矮秆品种比高秆品种重.粳稻比
5、籼稻受害重。(6)偏施氮肥或施肥过迟.稻苗徒长披叶。生长嫩绿的危害重。(7)发生重的条件:迁人早、迁入量大、7—8月台风多的年份易重发。1.2防治技术(1)防治关键:适时用药.于卵孵高峰期.采取“治早治小”的防治策略。(2)农业防治:合理施肥,防止前期旺长,后期贪青迟熟。促使稻株健壮和适期成熟,缩短危害期;调节搁田时期。降低田阅湿度均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3)化学防治:狠治穗期世代。挑治一般世代。防治适期:以植保部门情报为准,务必掌握在卵孵高峰期至一龄幼虫盛期内用药,如果锗过防治适期1—2d.防效将会降低
6、30%.50%。防治指标:百穴虫卵量二代150一200头(粒),三代和四代均为100.150头(粒)。用药品种:20%氯虫苯甲酰胺10“单用:1.8%阿维菌素80。100fnl和48%毒死蜱或90%杀虫单混用。注意事项:要用足药量水量,喷洒均匀。施药时田问保持3.5cm水层3d以上.用药时问以傍晚为好。阴天可全天用药,注意药刺轮换使用,提高防治效果。2稻飞虱迁飞性稻飞虱主要有白背飞虱、褐飞虱两种,在我市均不能越冬,每年由南方的广东、广西、海南等虫源地随着下雨天气流迁飞到我市繁殖危害。2.I白背飞虱远距离迁飞
7、性害虫.初次虫源由南方热带稻区随气流逐代迁入,迁入时间一般早于褐飞虱。成虫具趋光性,趋嫩性。2.1.1发生规律自背毛虱的温度适宜范围较大.在30℃高温或15℃低温下都能正常生长发育,而对湿度要求较高,以相对湿度80%一90%为适宜。一般初夏多雨。盛夏干旱的年份.易导致大发生。2005年以来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在我市一年发生三代。主害代为二代、三代。迁入高峰期一般年份在7月中下旬.8月中下旬大量回迁。如果秋季气温高、食科好.8月底9月上旬仍有大量虫量滞留繁殖危害。主要受气候条件、水稻品种和栽培管理的影响:(1
8、)温度超过30℃或低于20℃。不利于产卵和若虫成活。(2)成虫迁入期雨日多,降雨量较大有利于降虫。(3)初夏多雨,盛夏突然干旱.发生危害就较重。(4)种植抗虫品种若虫成活率低,成虫寿命短,产卵量少,反之虫口密度大。目前.我市种植的大多是感虫品种。(5)多施氮肥,叶色嫩绿又长期浸水的稻田。发生危害最重。2.1.2防治技术(1)农业防治。合理施肥。浅水灌溉.控制群体密度。(2)化学防治。防治适期:使用扑虱灵掌握在卵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