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行为研究在捕捞中的应用.doc

鱼类行为研究在捕捞中的应用.doc

ID:55970653

大小:4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6-18

鱼类行为研究在捕捞中的应用.doc_第1页
鱼类行为研究在捕捞中的应用.doc_第2页
鱼类行为研究在捕捞中的应用.doc_第3页
鱼类行为研究在捕捞中的应用.doc_第4页
鱼类行为研究在捕捞中的应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鱼类行为研究在捕捞中的应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鱼类行为研究在捕捞中的应用摘要:鱼类行为除了自身的摄食、生殖、呼吸行为外,还包括逃避敌害、泪游、集群等行为,同时鱼类行为也受到一些环境因子(如潮沙和水温)的影响。作者总结了鱼类行为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以及在捕捞实际中的应用,指出鱼类行为学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是根据不同鱼类的行为特点,研制开发高效节能、环境友好型渔具,从而保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关键词:鱼类行为;渔具;渔业以往人们研究鱼类行为,主要是为了改进已有渔具渔法或开发新渔具,以提高捕捞效率。如今,随着全球渔业资源的不断衰退,出于对环境的保护以及维持世界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

2、对鱼类行为的研究进一步加深,目的是为了研制高效、环保的友好型渔具。本文中作者总结了鱼类行为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及其在渔具开发与改进中的应用,以期为今后鱼类行为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1鱼类行为学研究概况1.1研究范畴鱼类行为是指鱼类进行的各种运动,是鱼类对外界环境和内部环境变化的外在反应,包括游泳、摄食、生殖、呼吸等运动。此外,避敌、攻击、求偶时改变体色等非运动形式也列入行为范畴。鱼类行为学研究一般从鱼类的定向、信号系统、各种器官的结构和功能、高级神经作用以及复杂的行动方式等物种的特性出发。研究各种鱼类的行为特性以及这些特性的产生机制,对于

3、渔业生产和生态保护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鱼类行为学与鱼类生态学、鱼类生理生化学、水产养殖学等学科相互结合。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鱼类行为产生的生理机制、鱼类行为的遗传与进化和鱼类行为生态学等。捕捞作业是根据鱼类行为的特征,使用一定的渔具以及助渔助航设备将鱼捕获的过程。传统的渔具共分为12大类。其中拖网、围网、地拉网、敷网、抄网、掩罩、钓具、把刺等属于主动性渔具,亦称强制型渔具,刺网、张网、陷阱、笼壶属于被动性渔具或诱导型渔具。鱼类的游泳、呼吸等运动属于其行为的外在表现,至于产生这些行动的生理机制则属于内在特性。与捕捞密切相关的

4、就是鱼类的宏观运动,如游泳、听觉、嗅觉、视觉、集群等。因此,本文中作者着重介绍鱼类宏观运动与捕捞的相互关系。1.2主要的研究方法及研究现状早期对鱼类行为的研究主要是利用小个体替代鱼种在实验室里观测,观测的设备、方法相对简单。随着计算机技术、水下摄影技术、高性能光学及声学设备的应用,鱼类行为的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化。大到可以在渔场实际观测,小到在计算机内模拟都成为现实。此外,生物学、化学、声学、光学等学科的前沿技术都已应用于鱼类行为的研究中。在鱼类的听觉与视觉方面,川

5、村军藏等通过试验发现,气泡对鱼有一定的驱赶作用;使用泡幕来阻挡鱼群,得出孔

6、距在4cm时,橡皮管所产生的泡幕拦鱼效果明显;陈勇等也研究了气泡对鱼行为的影响利用水下摄影机观测大西洋鳝的游泳能力,结果是当其游泳速度维持在每秒前进4倍体长时很快就会疲劳。在计算机应用方面,Kim等结合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沿岸底层鱼的运动模型;徐建瑜等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近似量化水中鱼体色的明暗程度来反映不同外界环境条件下鱼的行为特点。同时,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深人与拓展,该学科的一些技术已应用于鱼类行为的研究中,如Hutchings等用微卫星DNA分析蟹的交配与产卵行为。2鱼类行为与渔具渔法2.1游泳2.1.1鱼类搏泳的特征游泳能力是鱼

7、类重要的行为能力。一般情况下,用单位时间鱼体前进的距离表征鱼类的游泳速度时,还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鱼体前进的体长倍数来表示(L/s),此外还用尾鳝摆动1次鱼体前进的距离或体长倍数表示。研究发现:鱼类的游泳速度与其体长和肌肉的收缩频率成正比;与尾鳝宽度的平方成正比,与尾鳝的面积成反比。鱼类在未受到外界剌激时处于自然游动状态,此时的游泳速度称为耐久速度,也称为巡航速。此时的游泳速度较慢,仅为最大游速的1/3-1/4。通常,纺锤形体型的鱼类都具备高速游泳能力,如金枪鱼、鲤、贵台、秋刀鱼、竹贺鱼等,其最大游泳速度可达10L/s;其次是圆筒形或侧扁形

8、鱼类,如带鱼等;平扁形或球形体型的鱼类游泳能力最差,如鳝、解蝶类等。除水平游动外,鱼类还有因其他原因进行垂直游动。垂直移动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昼夜垂直移动"瞬时"下潜游动或弹跳,泪游途中的水层变动等问。这其中除遇到危险时所产生的"瞬时"下潜与弹跳逃逸行动外,其他游动速度一般都比较缓慢。通常情况下,鱼类游泳速度的快慢与摄食对象、水温、体长、尾鳝形状、肌肉组成等有一定的关系。如Kristiansen等发现,肌肉对鱼游泳速度的影响取决于肌肉纤维类型、肌肉张力、剌激形式和强度、固有的肌肉能力性能等。2.1.2鱼类的游泳速度与渔具渔法渔具渔法主动

9、型渔具与鱼类的游泳速度关系密切,尤其是拖网和围网类渔具。首先,在网具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捕捞对象的游泳能力和游泳特征。如底拖网渔具通常会使用天井网,目的是为了防止鱼从网口上部逃逸。如果捕捞对象是游泳速度较快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