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班级管理中的几种人际偏见

浅析班级管理中的几种人际偏见

ID:5596676

大小:3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19

浅析班级管理中的几种人际偏见_第1页
浅析班级管理中的几种人际偏见_第2页
浅析班级管理中的几种人际偏见_第3页
浅析班级管理中的几种人际偏见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班级管理中的几种人际偏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析班级管理中的几种人际偏见班级管理是一项既讲科学性、又讲艺术性的工作。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的是要警惕人际偏见的影响。人际偏见,即对人的一种不准确的、不完善的知觉,它往往左右着对人的态度,影响班级中师生关系及学生之间关系的正常发展。班级管理中的人际偏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晕轮效应”美国心理学家“阿希”曾做过一个实验:他给被试一张列有五种品质的表格(聪明、灵巧、勤奋、坚定、热情)要求被试想象一个具有这五种品质的人,结果被试普遍把具有这五种品质的人想象成为一个友善的人。然而,他把这张表格中的“热情”换为“冷酷”,再要求被试根据这五种品质想象出一个适合的人时,却发现被

2、试普遍推翻了原来的形象,而产生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形象。阿希的实验揭示了人际知觉中的一种普遍心理现象:在认识和了解一个人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选择一种突出的品质,并因这个品质的影响,使人们看不到这个人的其他品质,从而由一点作出对这个人整个面貌的判断,即“以点代面”。当一个人某一突出品质被标定为“好”时,他就被一种积极肯定的“晕轮”所笼罩,被主观地认为其他的品质都是好的,即“一俊遮百丑”。当一个人某一突出品质被标定为“坏”时,他就被一种消极的“晕轮”所笼罩,被主观地认为其他的品质都是“坏”的,即“一丑遮百俊”。这种心理效应的危害是一叶障目,以偏概全,常常无意识地左右着人们的交际行为,

3、干扰着人际交往的正常发展。班集体的发展与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都需要班主任倾注大量的心血,而期望的就是班集体和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学校的优秀典型。但是,事实上每一个班级里的学生个体之间都是存在客观差异的,并且这种差异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如果班主任陷入了“晕轮效应”里,那就会对学生产生不客观、不公正的评价,“一好百好,一坏百坏”。在情感上就会倾向于少数的“尖子生”,认为他们什么都好,对他们偏听偏信。即使他们犯了错误,也会觉得是偶然现象,情有可原,不与追究。而对于所谓的“差生”,则认为他们什么都差,即使他们有某个方面的特长,例如体育好,也会认为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4、”而置之不理。这样的做法显然与我们面向全体、全面育人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原则是相违背的。二、“刻板印象”所谓“刻板印象”是指在人们的头脑里存在着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当我们看待他人时,常常会不自觉地从年龄、性别、职业、地区、民族等方面对其进行归类,并根据已有的关于这一类人的固定形象,作为评价和判断他人个性的依据。人们头脑里存在的“刻板印象”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认为年轻人总是举止轻浮,而老年人则是墨守成规;男性总是独立性强、竞争性强、果断勇敢、自信和有抱负,而女性则是“头发长、见识短”、依赖感强、讲究容貌、细心、软弱等第。应该承认,“刻板印象”有时是人们认识某一交往对象的捷径,不失

5、为人的一种智慧的表现,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某一类人处于大致相同的社会生活、经济条件和文化水准,容易产生许多共同特征。但是,由于他们各自具有的生活经验背景多少有些差异,从而导致彼此都有其不同的个性。所以,在班级管理中用“刻板印象”看待学生,往往看不到学生的复杂性,看不到学生的发展变化,过早的给学生贴上“标签”,以至对学生的行为品质作出错误的评价与判断,既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又影响了班主任的形象。例如,一位成绩不好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努力后,终于在期末考试时取得了较满意的成绩,但带有刻板印象的班主任不是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而是说:“成绩不错,是抄来的吧!”使得学生刚刚建立

6、起来的自信和刚刚体验到的一点成功颓然丧失殆尽。造成这种偏见主要是认识方面的原因。如果在没有充分掌握某一类人全面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就做出概括,往往会形成不符合这一类人的实际特征的形象。而依据这种形象去评价与判断人时,又不考虑某个人的具体生活经验,自然就会产生“刻板印象”偏见了。三、“近因效应”心理学家曾作过这么一项实验:分别向甲、乙两组大学生介绍一个人的性格特点,然后要求这两组大学生分别想象出对这个人的印象。对甲组先介绍这个人的外倾特点,后介绍其内倾特点;对乙组则先介绍这个人的内倾特点,后介绍其外倾特点。在介绍完第一部分后,插入一些与实验无关的活动作为干扰因素,然后再介绍第二部分

7、。结果表明,甲组大学生普遍把这个人想象成内倾型,乙组大学生则普遍把这个人想象为外倾型,即都是第二部分材料给人留下的印象深刻。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心理现象称之为“近因效应”。具体地说就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知觉对象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往往具有较强烈的影响。“近因效应”在班级管理中并不少见。例如,当发现一个平时表现不错的同学犯了某种错误后,人们往往会把问题看得较重,甚至夸大错误,并否定他以往的成绩。又如一个平时表现散漫、无组织、无纪律的同学,在班级篮球赛中立了大功,人们往往会对他刮目相看,并肯定他以往的一贯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