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学案3 新人教版必修1.doc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学案3 新人教版必修1.doc

ID:55954457

大小:54.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18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学案3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学案3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学案3 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学案导学一、我们了解地球运动的规律,其目的还在于了解这些规律会产生哪些具有地理意义的自然现象。这些自然现象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综合效应。例如,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决定了黄赤交角和二分二至点的存在,进而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最终产生了天文四季的变化。昼夜现象主要受地球自转的影响,但也包含着地球公转和太阳回归运动的影响。因此,很难区分哪些地理现象完全是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哪些地理现象完全是受地球公转的影响。从这点考虑,教材中使用“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标题,把涉及到的所有由于地球运动而产生的现象包

2、括在内,在科学性上把握得更准确些。当然,这些现象中,有一些主要是自转的效应,另一些则主要是公转的效应。在具体分析每一个问题时,可以具体说明根据每课的容量,教材分为“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两个课题。  二、本课所讲的昼夜交替、地方时、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三个知识点,可以说是地理Ì皆材中的传统内容。原高中地理教材和本课均有这部分内容。本课在组织这部分教学内容时,从与初中地理的衔接、知识点选择,以及联系实际等方面考虑,与原高中地理的相应部分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1.在“昼夜交替”一段中,安排了太阳日的知识。

3、原高中地理把太阳日的内容放在地球自转的周期中讲述,并把恒星日同太阳日作比较。这样安排有利有弊。利在通过比较,便于学理解太阳日比恒星日长的原因;弊在出现两个地球自转的周期,头绪较多。现在教材中把恒星日放在“地球的自转”中讲述,因为它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把太阳日放在“昼夜交替”中讲述,因为它是昼夜交替的周期。这样处理,不把恒星日与太阳日比较,学生也不从地球自转周期的角度理解太阳日,显然知识的头绪减少了。同时,在“昼夜交替”中讲昼夜交替的周期比较顺理成章,也使得这段内容比较丰富。  这段内容可以看成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昼夜的静态描述,

4、即在任一时刻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划分,以及不同地区的昼夜状态。教材中是用太阳高度来说明不同地区的昼夜状态的。教材分别说明了昼半球、晨昏线和夜半球上的太阳高度情况。第二部分是对昼夜的动态描述,即昼夜交替的原因和周期。最后教材还简单说明了太阳日对人类的重要意义。教师在讲完这段内容之后,让学生完成“活动”中的第1题。这题要求学生会用实物说明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形成,以及晨昏线的位置。北京和纽约分别在昼半球或夜半球,时间大约相差12小时。  2.在“地方时”一段中,增加了地方时与地理经度的关系这一知识,并在初中时区和日界线知识的基础上,举例性地介绍了世界

5、实际上采用的计时方法。选择这些内容的出发点是增加教材联系实际的力度。  地方时、时区和区时等内容在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中均有讲述。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初中地理主要介绍理论上的时区和区时的知识,高中地理在初中地理的基础上,主要通过举一些例子,说明各国在理论时区的基础上所采用的计时系统各不相同。使学生了解到的情况更加符合实际。-2-用心爱心专心  3.教材较大幅度地降低了关于水平运动物体偏移问题的难度。原高中地理教材中用了较大篇幅讲解水平运动物体的地转偏向问题。尽管教材是用定性的方式解释地转偏向现象产生的原因,但是学生理解起来仍感困难。地转偏

6、向问题始终是教学的难点。新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中,仍把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列为教学内容要点,因此,教材在落实大纲要求的同时,考虑教学的实际情况,对这个内容作了浅化处理。一是只讲现象,不讲道理,让学生知道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其运动方向会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即可,而不分析这种现象是怎样产生的。至于地转偏向力,教材只是结合地转偏向现象作了简单的说明,因为地转偏向力涉及到非惯性系,要讲清楚这个问题是高一学生力所不能及的。教师在讲地转偏向问题之前,可以指导学生做“活动”中的第2题。这题让学生通过小实验,来验证沿地表

7、水平运动的物体,存在着地转偏向现象。实验中需要的红色胶水,教师要自行配制(用其他代用品也可)。二是联系实际,用事实说明地转偏向力在水平运动中的重要作用,这是教材的重点内容。教材以长江三角洲的发育过程为例,用图示的方式,直观、形象地说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讲述这个问题时,有两点应该明确:第一,长江三角洲的形成是受多种力的综合作用,地转偏向力只是其中之一。第二,“长江三角洲的发育”是一幅简化了的模式图,教师在讲解这幅图时,只要求学生能够从图中看出长江入海口河道右偏,北岸淤塞,发育了广阔的三角洲即可。1.太阳高度:包括两个方面的难点,一是太阳高

8、度的概念;二是在任一瞬间,全球各地的太阳高度情况。(1)“太阳高度”的概念,可用下图表示,需说明的是,图中a角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是不一样的。(2)在一瞬间,太阳高度的分布可结合教材P1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