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918222
大小:2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6-14
《左手激励,右手批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左手激励,右手批评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多数学校都大力提倡鼓励式教学、赏识教育,认为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学生的心灵又是脆弱的,为了避免伤害学生的身心,打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旗号,无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都只能“夸”不能“骂”,但是,随着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独生子女也越来越多,而由此所引发的独生子女教育问题也渐露头角,蛮横、任性、早熟等特征也会在孩子身上体现出来。教师是教学中的引导者、组织者,是课堂的管理者,在教学目标的无形压力下,必定会对学生有一定的期望,当个别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2、干扰了教学秩序,严重违法了课堂纪律,反复地不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违背老师的意愿时,在经过老师多次地谆谆教诲后,教师的理性也会随之减弱,进而一时冲动,对学生进行体罚以示警戒,例如打手心、打耳光、下蹲运动、暴晒等等,甚至走上违法的极端道路,教师的“恨铁不成钢”随之给学生的身心带来了严重的伤害。正确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人,培养身体健康、全面发展的人,学校的管理与评价要求教师严格管理学生,这是教育的责任。但在教育法中,明确提出了不准体罚学生的规定,这使得教师们左右为难,如履薄冰,既要履行责任,又不能违反教育原则。教育家马卡连珂说“
3、合适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也是必要的,它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格。只要存在学校教育,只要需要学校教育发挥其促进儿童社会化方面的智能,教师的惩罚行为就有其存在的基础。”可见,教育也需要适当的惩罚制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激励”,给学生带来自信,带来希望。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批评”,让学生认识自我,追求进步。那么如何在教学中的激励与批评中寻求准确的契机,找到合适的方法,让学生既不会一味地沉浸在掌声与鲜花中,又不会让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限制,心灵受到伤害?教师如何调节在面对问
4、题学生时的心理?如何通过掌握学生的心理需求给予学生适当的“激励”与“批评”?面对种种问题,历时四个多月,我们在实践与探索中寻找到了答案。一、仅“批评”不“激励”,有害身心在老师的面前,大部分问题学生会有一定的防备与畏惧心理,但由于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不强,学习兴趣不高,基础知识太差,随之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教师若在面对这样的群体时,完全采取“批评”的方式,例如学生没完成作业严厉训斥并罚抄2、没完成任务留校补救等等,这样对其产生的效果是不明显的。大部分问题学生做事缓慢,在作业任务繁重的情况下,本来完成作业都非常困难
5、,再让其抄多少遍,第二天又要听课写作业,根本没有自我支配的时间。要完成老师的处罚,就会加重第二天的学业负担,为了前一天的处罚任务,他必定在课堂上来完成昨天留下的作业,还要完成罚抄任务,结果当天的课听不成,新知识没有学,当天的作业更无能力和无暇顾及,作业就会越积越多,难度也越来越大,加上他们先天不足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势必要造成抄袭作业现象。更甚者,会放弃学习,反正是完不成,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形成恶性循环。若是老师惩罚的力度重了还会引起心理疾病,最后导致严重的身体疾病。二、仅“激励”不“批评”,错误认识
6、激励教育是爱的教育,是用理解、宽容、鼓励和提醒来爱学生,是学生们喜欢、崇尚的学习方式,但面对屡次不完成作业、学习兴趣低落、贪玩、行为习惯较差的问题学生来说,完全的“激励教育”是纵容,是让令他们麻木不仁的说教,这样不但不能纠正他们的问题,反而强化了他们的问题、弱点和错误。例如一位学生多次不完成语文作业,不交作业,而该班语文老师并未批评,而是和颜悦色地让他来到办公室,请学生坐下,首先从“坚持锻炼身体”“积极参加劳动”等方面将该生表扬了一番,然后才转到“只是今天,你做得有点不够好……”接着,语文老师还亲切地将该生肩膀一拍:“
7、回教室去吧,老师相信你一定不会再犯的!”语文老师原以为自己的“赏识教育”会感动这名学生,谁知该生却无动于衷,第二天仍未完成作业。教师刻意将批评蒙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使批评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与警戒力,从而使得学生“认识错误不到位,重犯错误无所谓”。三、左手激励,右手批评面对问题学生,我们认为教师不能采取单一的教育方式,既不能完全批评,亦不能完全激励,每一位问题学生都有其问题的根本原因所在,教师应该找准问题差异,因材施教。1、关爱学生,一视同仁面对问题学生,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端正自己的态度,不能有歧视问题学生的思想,对
8、不做作业的同学决不能放弃,更不能一味地惩罚学生,要一视同仁,对问题学生要有爱心、耐心和信心。主动关爱他们,并且这种关爱是发自内心的、是真诚的,有了这种关爱做基础,他们才愿意相信你,跟你交流,愿意接受你的教育。关爱的体现方式有很多,例如见面主动打招呼,或者是简单的点头微笑。2、左手激励,右手批评“问题学生”毕竟是问题学生,他们身上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