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87209
大小:69.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7-12-19
《我国教育支出现状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产业信息网-免费调查分析报告我国教育支出现状分析 内容提示:首先,从相对数指标方面分析,我国每年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是逐渐增加。但是,从每年递增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背后,必须看到虽然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逐年增加,我国的教育成本增长迅速,使得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国家政府工作的重点工程之一。受教育人数、教育的发达程度、教育的投入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与地区居民文化素质,文明程度的主要硬性指标。政府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教育支出的现状一般从规模与结构两方面考察。
2、 (一)教育支出的规模分析 反应财政支出规模有两个指标,一个是相对数指标,另一个是绝对数指标,也就是财政支持占GDP的比重。 首先,从相对数指标方面分析,我国每年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是逐渐增加。但是,从每年递增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背后,必须看到虽然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逐年增加,我国的教育成本增长迅速,使得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 其次,从绝对数指标方面分析。虽然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不断提高,但是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我国教育水平基础薄弱,教育的投入总量仍是偏低的。 第二,从教育支出增长率
3、分析,虽然每年对于教育的投入是逐年增加,但是其增长十分不稳定,受到影响的因素较多。具体用教育支出增长弹性分析,即教育支出的增长率与GDP的增长率之比。 (二)教育支出的结构分析中国产业信息网-免费调查分析报告 反映教育支出结构是否合理的分析方面有很多,一般包含:财政性教育支出在中西部地区之间是否合理的区域结构分析;衡量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财政性教育支出是否合理的内部结构分析。 一方面,就预算内教育财政支出数量而言,东部地区分别是中部地区的2.1倍、是西部地区的2.29倍。东部教育财政预算内支出总数远远大于中部和西部。另一
4、方面,东中西地区之间的差距在不断加大,与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结果相比(东部48.5%中部28.1%西部占23.4%)东部的预算支出与中西部地区的预算支出差距逐渐加大,西部的财政性教育投入在增加,中部地区的财政性预算支出明显减少。导致了东中西部地区教育财政费用的不均衡,使得我国学生教育经费的差距逐渐拉大,严重制约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本的合理流动。东部的教育经费较多,使得东部地区教育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居民受教育的层级与年限,中高等教育的普及范围较广,逐渐提高了东部地区居民的整体素质,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的人力资本,最终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中西部地
5、区的预算内财政性教育支出就少,教育基础薄弱,受教育人数与受教育年限相对较少,极大的制约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些由于财政性教育支出的不同,通过马太效应,不仅导致经济上的差距逐渐加大,而且还会形成居民文化素质的地区差异。 2.教育支出的内部结构分析 中国产业信息网-免费调查分析报告我国预算内财政性教育支出的重点是初等教育与高等教育,预算内教育财政支出对与中等教育的支出不足。我国的教育内部结构存在着以下问题:首先,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初等教育投入不足。只有提高初等教育的支出力度,扩大接受初等教育的接受群体,才能体现和完善以国公共财政教育投
6、入体制,才能体现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与公平性。其次,我国将过多教育支出投入高等教育是有一定的缺陷的,虽然高等教育可以在短时间内创造高科技、信息化,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收益,但是教育作为一种长期投资的混合公共物品不能只计算当期的成本与收益。最后,我国在财政支出方面对中等教育的投入过低,忽略了中等教育。中等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制内部最重要的一部分,国家财政对其投入不足,制约了技术型人才的发展与人才的多样性培养,使得具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型人才越来越少,社会所需的劳动力与学校培养的劳动力差别逐渐加大,使得劳动力市场出现技术人员供不应求,成为影响我国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7、 总的来说,从经济发展的历程上看,我国教育支出规模不足,结构不均衡。与国际上教育发达国家,仍存在很大差距。以美国为例,由于其教育发展事业发展较早,已经形成较为合理的教育模式,教育支出比重普遍较低。而发展中国家由于教育基础比较薄弱以及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使得这一比重多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而我国的这一反常比重表明我们对教育的支持和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与其相关的报告《2012-2016年中国教育产品市场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评估研究报告》 我国教育产品行业运行目前发展形势良好,该行业企业正逐步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我国教育产品行业运行生产的产品品质具备国际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