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860133
大小:4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6-10
《菱形的判定说课稿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菱形的判定》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菱形的判定,这节课所选用的教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下册。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等方面对我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菱形的判定是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第二节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内容,本章教材主要是围绕着平行四边形展开,在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中菱形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正方形的重要基础,而菱形的判定又是学习正方形判定的重要条件,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在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二、学情分析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矩形的性质和判定,同时在菱形的第一节课学生已经学会了
2、菱形的定义和两条性质,在由性质到判定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有了矩形的学习经历,对学生来说相对容易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方式进行,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菱形的三种判定方法,能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选择适当的判定定理进行推理和证明。5过程与方法:经历菱形判定定理的探究过程,渗透类比思想,体会研究图形判定的一般思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菱形判定定理的猜想和验证,激发学习热情,在探究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
3、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探究的结果。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菱形判定定理的探究、证明。教学难点是:菱形判定的应用和根据所给条件选择判定定理进行证明。五、教学措施1、教法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情,我主要采用“谈话法”,“讨论法”进行教学。2、学法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类比——猜想——证明——运用”的活动,使学生理解菱形的判定定理,并能运用定理解决实际问题。3、教具和学具准备让学生准备三角板,圆规等作图工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设置
4、以下教学环节:1、回顾旧知、行成迁移(1)、我们学习了矩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你能说一说分别是什么?5你能发现矩形的三条判定与性质和定义有什么关系吗?(师板书矩形的定义,性质,判定)(2)菱形的定义与性质(师板书)此问题的设计,在于引导学生回忆矩形的判定与矩形的两条性质的关系,巩固菱形的定义和性质,为学生类比迁移提供保证。2、类比猜想,导入新课如何判定一个四边形或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菱形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探索究的问题。(板书课题:菱形的判定)学生很容易得出菱形的定义就是菱形的一条判定,除此之外根据前面所得出的矩形的性质和判定之间
5、的关系,引导学生从菱形的两条性质的逆命题来进行考虑。得到两个猜想:(1)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2)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师板书学生得到的猜想)此问题的设计,在于引导学生思考,对已学的菱形的定义和性质进行迁移,以问题的形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验证猜想,引出定理引导学生对两个命题进行验证,这是本节课的重点,采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师引导学生说一说证明一个命题目的步骤(三步),让学生证明两个命题,验证命题(1)时主要是想办法证明有一组邻边相等,验证命题(2)时主要是想办法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得到两个都是真命题,就可以作为定理使用,让学生通过比较找出判定菱形的条件,理解菱形判定定理。此环节的设计,在于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学生亲自动手验证,比较判定的条件,加深学生对判定定理的理解,为下一步解决问题奠定基础。54、运用定理,解决问题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菱形的三个判定,但本节课的难点是利用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我设计了以下例题。多媒体出示课本P57例4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AB=5,BO=4,AO=3,求证: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我引导学生分析题意,通过交流,明确解题思路。引
7、导学生以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比较不同的方法进行优化,规范证明。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在运用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合理选择定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推理论证的能力。5、及时训练,巩固新知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我设计了以下课堂练习,让学生自主完成课本P58练习2,3两题。我指生回答,集体订证。此环节的设计,在于让学生加深对刚学两个判定的理解和应用,让学生能根据具体问题所给出的不同条件,选择不同的判定方法,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6、小结归纳,感悟收获通过探究本节课你得到了哪些结论?菱形有几种判定方法?分别是什么?
8、设计意图:通过评价与反思,让学生理清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掌握菱形的三种判定方法,培养学生论证推理能力,体验运用定理解决问题的过程。7、布置作业,巩固提高为使学生巩固本节课的知识,我设计以下的课外作业。课后完成习题18.2第6题,第10题。第6题属于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