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856954
大小:1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10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评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与变换方面的内容,我认为主要是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使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更加扎实。马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教学难点比较多,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马老师的整堂课运用生态学的观点、思想、态度和方法,研究课堂教学现象,揭示课堂教学规律。本节课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难点也得到了有效的突破,课堂教学效果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数学。苏霍姆林斯基曾言:源于生活的教育是最无痕的教育。教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与思考的机会,
2、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本课开始出示课件,学生观察课件的变化,再说一说是怎样变化的。从而引出本课的学习,唤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学生的讨论,引入新课《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然后,马老师又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有哪些放大与缩小的现象,是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连接,体验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二、精心设计问题,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数学。1、课堂是流动的生命,而教材是静态的,教材上的知识点我们无法改变,但作为知识点的载体——教材,我们有时若不进行改变就很难达到优质的效果。课上马老师先出示例题让学生讨论2:1是什么,然后,让同桌之间相互说说放大后图形的画法,最后,
3、再集体汇报交流讨论画图方法,并说说在前后两幅图中谁是2,谁是1。2、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画图方法后,马老师紧接着让学生自主探索例4中两幅图的画法,并让学生交流画图的方法,在学生交流汇报中马老师又设疑让学生展开思考,并说出自己的方法,最后通过让学生进行验证得出结论。把课堂的主动权充分的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操作中得出结论。3、在学习了怎样画出放大后的图形后,马老师又设疑让学生观察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有什么区别时,使学生再次进入了思考中,学生们各抒己见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马老师和学生们一起总结出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有的区别。4、当学生认识了图形的放大后,马老师并没有直接进入相关的练习,而是让
4、学生根据图形放大的方法自主探索图形的缩小,并总结规律得出结论,最后马老师让学生根据自己在画图的过程中总结出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区别与联系。5、当学生认识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后,马老师并没有直接进入相关的练习,而是又设计了一个前后照应的问题:现在谁能回答为什么图形的大小变了,而形状不变?一方面照应了前面的问题,又使学生回顾整理了刚才的探索过程,形成了知识体系。6、在认识了怎样的比表示放大,怎样的比表示缩小后,马老师适时抛出问题“判断时有什么窍门吗?”学生对照板书,一下子就发现了比的前项大于后项的比表示把图形放大,比的前项小于后项时表示把图形缩小,这比一开始就揭示效果要好得多,也更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科
5、学性。另外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马老师的角色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思想,马老师经常在学生中参与活动,了解、指导学生的探索活动,一个个微笑、一个个商量的口吻、一个个亲切的手势与学生交流,处处体现关怀、尊重、信任,学生的学习情境生动,课堂气氛温馨。总之,这节课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用亲切生动的谈话及学生的生活图片形象引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师生生动的对话活动创设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自然过渡到了本课的学习。在教学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时,能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借助直观图形,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同伴互动获取新知。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人人动手动脑,能过观察、比较、讨论,在轻松愉快的教育环境中很快认识了
6、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能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从而体现数学的价值。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