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841049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09
《提高数学课堂讨论的有效性.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提高数学课堂讨论的有效性作者: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 录入时间:2014-9-30 阅读次数:2697一、把握时机,让“讨论”畅所欲言(一)在意见分歧处展开讨论由于学生认知水平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等存在差异,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问题常常会产生不同的想法,这是思维真实性的表现。面对学生的不同见解,教师不能简单地否定错误想法,而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勤于思考,这时组织学生讨论成为必要。例如,教学“中位数的认识”时,教者首先创设了两队比赛跳绳的情境。红、蓝两队各派7名小朋友进行1分钟跳绳比赛,比赛结果如下:1234567
2、红队92838076756837蓝队91787570696867比较一下,哪个队的成绩更好一些呢?通过讨论,有一半学生会认为蓝队的成绩好些,因为蓝队队员的平均成绩高些;而另一半的学生则认为尽管蓝队的平均成绩好,但比赛的实际情况是除了第七号队员外,红队其余成绩整体要比蓝队成绩好些,如果用平均数来代表两队成绩,红队明显“亏”大了。他们认为,用平均数来代表两队成绩不够适宜。学生们企图联系上节课学习的“众数”来表示两队成绩,但题目当中的数据并未出现重复,所以用众数表示也行不通。学生的思维进入“愤悱”状态,中位数的认识成为解决
3、实际问题的需要。(二)在出现差错时展开讨论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程度不同,对一个学习内容常常是部分学生已经掌握,部分学生尚未理解,甚至出现差错。对此,我们要及时捕捉学生的差错,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探明正确的意见、差错的原因和及时纠正的途径,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中位数的认识”中,教者出示了这样一道习题:张强同学参加跳远比赛,五次成绩分别为:3.5米、3.21米、3.46米、3.48米、一次犯规无效。你认为评委用哪个成绩更能反映张强同学的体育成绩。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大多数学生都在中位数、平均数中找答案,而这是不
4、符合实际的。这时候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为什么这里不能选用中位数或平均数作比赛成绩?学生通过讨论,不仅克服了思维定势,明确了正确的答案,而且也明白体育比赛中选取最大潜能的规则,解题时要考虑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三)在产生困惑时展开讨论课堂上学生经常会对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产生怀疑和困惑,教师应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疑惑,学会提出问题。有时,学生的困惑表达往往是“灵机一动”,其视角往往与教师的教学思路并不一致,教师情急之下的解答也不一定能让学生满意。此时,课堂讨论就是双赢的选择。例如,在学习完“商不变的规律”后,一个思维活跃的
5、学生举起了手:“老师,我觉得除了商不变规律,还应该有积不变的规律。”他的想法顿时引起了同学的兴趣,教师觉得三言两语也交代不清楚。于是,选择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继续课堂的学习。师你认为积不变的规律可能是什么?生两个因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积不变。师你能积极动脑,敢于发现问题真棒!大家同意他的发现吗?四人小组讨论一下。教室一下热闹起来,学生们七嘴巴舌,同意和不同意的都有。生我不同意他的“发现”。可以举个例子:7×5=35,然而(7×2)×(5×2)=140,两个因数同时乘了2,积变化了。顿时,周围的学生鼓起了掌
6、。接着又有许多学生举了反例来证明第一个同学的发现是错误的。师那到底有没有“积不变的规律”呢?如果有,它又是怎样的呢?这个问题一抛出,四人小组课堂讨论又展开了。生我们发现积不变的规律是,第一个因数乘一个数,第二个因数除以相同的数;也可以是第一个因数除以一个数,第二个因数乘相同的数,积不变。生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第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第二个因数除以(或乘)相同的数,它们的积不变。生也要加上零除外。在课堂讨论中,大家热情高涨地探讨出了课本上未有的“积的变化规律”,既解决了学生可能普遍存在的疑惑,也提高了探索规律的能
7、力。二、合理组织,让“讨论”有序展开课堂讨论需要合理组织。其基本过程和要点是:讨论前教师应提出明确的讨论话题和方法;安排讨论时教师须给学生留足准备材料的时间;为了有所准备,可以要求列出简要的发言提纲,围绕中心发言,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教师适时参与引导;讨论后要全面总结,概括出问题的关键和讨论的进展,鼓励进一步探究。然而,在讨论中,有时会出现以下误区:一是“蜻蜓点水型讨论”。教师的着眼点不是放在怎样调动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而是放在如何解决当前的问题上。讨论刚刚开始,就急于得出结论,或者自己将结果和盘托出。二是“失控状
8、态型讨论”。教师不注意控制局面,使小组处于放任自流状态之中,学生在嘈杂声中各行其是,不能围绕中心有效展开。教师对继续讨论解决问题缺乏耐心,不敢放手,往往讨论尚未完成,甚至还未充分展开就被教师勒令中止。三是“贪图省事型讨论”。有时教师为了尽快完成教学任务,对讨论发言束缚很多,学生思维的自由度极低。甚至学生对问题的看法或提出的问题不合教师心意,有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