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80441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19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_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认识厘米》教学反思《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认识厘米”是在学生“认识线段”的基础上教学的,这是学生认识的第一个长度单位。也是今后学习“米、分米、毫米、千米”等其他长度单位的基础。数学程标准中对本教学建议是: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厘米。3《认识厘米》教学反思《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认识厘米”是在学生“认识线段”的基础上教学的,这是学生认识的第一个长度单位。也是今后学习“米、分米、毫米、千米”等其他长度单位的基础。数学程标准中对本教学建议是: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
2、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厘米。3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用厘米进行测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而清晰的1厘米的长度观念是本的教学重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看一看”、“找一找”、“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为认识几厘米和用厘米作单位进行具体的测量和估计打下良好基础。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果把一堂比作一首优美的曲子,那么情境的创设好比其中美妙的和弦。在导入环节,我选用了当下流行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人物背景作为教学材料,出示“村长慢羊羊”卡通形象,教学“一拃”的概念,并设计了“看一看”、“学一学”,看老师如何用
3、自己的“一拃”测量手臂的长和桌面的长,通过讲解与演示,让学生也用自己的“一拃”测量桌面的长,为之后学生直尺测量“一拃”的长度做铺垫。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同样长的桌,老师和学生测量得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思考探究,总结得出选用统一的测量工具和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二、多种活动,通过实践加深认识。 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知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观经验,有利于知识的内化和迁移。 在认识厘米之前,我先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找一找”等活动认识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直尺。当学生对直尺上的刻度线、刻度数和长度单位厘米有了
4、一个初步的认识后,在此基础上,再认识1厘米。 在认识1厘米时,我并没有直接告知学生1厘米有多长,而是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在直尺上“找一找”并“指一指”:1厘米有多长?并且利用听录音的形式,侧重识记“在尺子上,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然后利用反问的形式追问学生“是不是只有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借此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再认一认,在尺子上,还有哪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当学生有了1厘米的长度观念后,再利用小棒,让学生用两根手指比划比划,1厘米有多长?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接着,又让学生“找一找”、“估
5、一估”,在我们身边或身上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也是大约1厘米,使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反复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建立正确而清晰的1厘米的表象。 如果说“认识1厘米”已经建构好了,那么“认识几厘米”就变得简单多了。 在认识几厘米时,一般学生都能正确说出物体长几厘米。于是我反问他们:“你是怎么知道的?”,当学生不能正确的说出为什么是几厘米时,我顺势引导“几厘米就是有几个1厘米”,并运用动画的形式,使知识的呈现更形象、直观,学生在观察、比较、迁移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学会了新知识。这样的设计,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当学生认识了“1厘米”和“几厘
6、米”之后,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用直尺进行测量和画指定长度的线段,使学生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基本方法,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 三、巧用奖励,营造良好堂氛围。 二年级的学生因其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很难长时段保持注意力集中。于是,为了营造良好的堂氛围,让学生能充分参与学习过程。我设计了分小组的秩序类五角星排行榜和分个人的问答类五角星奖励方案,以求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分小组的秩序类五角星排行榜指的是在活动和练习环节,如果本组整体秩序良好,活动时遵守堂纪律,练习时认真完成并且速度较快就可以得到一颗五角星。分个人的问答类五角星奖励指的是当回答问题时举手被叫声音响亮,思路清晰,回答
7、正确就可以得到一颗五角星。上结束后,酌情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表扬。 回顾整节,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比如,本节的活动比较多,在及时调控和评价反馈方面做得还不够妥当和完善。在学生活动前,我没有指导到位,部分学生并没有在学习,而是自己玩自己的,做着一些与学习活动无关的事。又比如当学生回答和思考困难时,我的引导不够准确到位,不能引发学生正确的思考方向。当学生回答不出时,我又着急着替学生回答,没有给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