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外婆的手纹.doc

二三外婆的手纹.doc

ID:55797509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9

二三外婆的手纹.doc_第1页
二三外婆的手纹.doc_第2页
二三外婆的手纹.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二三外婆的手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这一刻,我回到精神的故乡-----记《外婆的手纹》的写作李汉荣随年龄增长的是越来越多越来越稠密的回忆。与科学的前瞻思维很不一样,文学常常是向后看的,我甚至固执地以为,文学就是回忆的一种方式。这也不难理解,一个人的童年,就如人类的早年一样,离自然最近,离摇篮最近,离母亲最近,离神秘最近,离神性最近,离梦最近-----而这些美好的东西,都会随时光的流逝和文明的推进而逐渐淡漠甚至丧失,挽留住它们,就是挽留住我们的灵魂的根,挽留住生命中最本真的部分。神话、童话、传说、诗,乃至一切真正的文学艺术,都是这种挽留。我们的民族是农耕民族,漫长的农耕岁月和田园生活构成了我们的

2、记忆和文化。即使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今天,这种记忆和文化依然是我们灵魂的原型和底色。就如我本人,虽然早已住进了城市,但仍然留恋乡村和田园,烦躁的时候就想起故乡月夜的宁静,纷乱的时候就想起昔日乡亲们那清贫、安详的性情。有时做梦,还梦见小时候在林子里采蘑菇,在小河里打水仗,在村头稻草垛捉迷藏的情景。我甚至觉得,人的最美好的故事都是在小时候创造的,长大了,有了许多经历,甚至复杂的经历,但美好的故事却越来越少,因为这些经历里功利的、世故的东西多了,纯真、清纯的元素少了,心灵不愿意接纳它们。不被心灵接纳的东西,很难成为感人的、有意味的故事。我的童年和少年都在乡村度过。乡

3、村,是我记忆的伊甸园。我无意美化乡村,那里有贫苦,有蒙昧,但是,它的田园、山水、古老的建筑、淳朴的民风、善良的乡亲、鸡鸣狗叫的声音,拥绿叠翠的原野,白云缭绕的远山,一路哼着民谣潺潺而去的小河……这一切足以抵消物质的匮乏,而成为一个人灵魂的粮食,成为他精神世界的最初底稿。而在这自然背景里,永远定格着的最生动的形象,总是人的形象。许多人都走了,变成背影。在众多背影里,有一个背影时常回过头来,她在寻找她走过的岁月,在寻找我。她就是我的外婆。外婆出身于中医世家,面相刚毅,举止端庄,读古书,信佛-----这是后来才知道的,当时只觉得外婆能干、手艺好,她每次到我们家来,

4、都要为她的孙子们做针线活,我记得做的最多的是鞋垫。在《外婆的手纹》一文中,我已描述了她的手艺、她缝织时的场景和心境,在此不再赘述。需要补充的是,我小的时候,在我的故乡,几乎家家户户的每一个妇人,每一个女孩,人人都会做针线活,都会绣花的手艺。甚至有一些男人,也会缝衣服、绣花。平常,人们都穿得陈旧,很多人衣服上都打着补丁,灰暗,构成了那个年月的背景。但人们仍然有着单纯的快乐和对生活的简单期待------生活不得不受现实禁锢,但梦想常常高出生活,每当逢年过节,人们不约而同都穿出最好看的衣服,儿童、女孩、妇人们,都穿着绣花的衣服。连最穷人家的破衣服上,也补上了新鲜的

5、补丁。这是手艺的展览,也是梦想的展览。现在想来,那时,人们不仅在生活中延伸着一种源远流长的手艺,也延伸着源远流长的文化和美德。缝衣绣花的时候,通过一针针一线线的细致劳作,人们其实是在重温某种心境某种意味,这种心境和意味只有通过某种具体的动作和器物才能体会和抵达。打一个补丁,不只是修补了衣服的漏洞,那也是在修复生活的残缺和心灵的创伤;绣一朵花,不只是装饰日子的暗淡,那更是一种祈祷,一种期待,一种于默默中对梦想、对情感的美好设计。我们常常说,过去的人们总是那样古朴,安详,沉静,内敛,重礼仪,重情感,重操守。天人合一、四时如画的美丽山水田园,陶冶了人们的性情;那种

6、缓慢的、温馨的、充满了人伦细节的日常生活,构成了人们细密柔软的内心世界和朴素美感。在工商社会和网络信息社会,具有这些美德和美感的人将会越来越少。前些天回老家看望生病的老母亲,在小时候疯跑过的原野、小河、山湾转了一圈,大有“山河不可复识”之感,小河边那些如童话里的小木屋般温暖美丽的水磨房再也找不见了,过去家家户户门前都有的打豆浆的小手磨再也找不见了,那些走村串户的瓦匠、墙匠、铁匠,木匠、银匠、编织匠……再也找不见了,那安详地在屋檐下、在场院里、在树荫下、在溪水边、在鸡鸣鸟声里,含着微笑凝神地做针线活、将情感和目光一针一线织成手艺的母亲的形象和姑娘的形象再也找不

7、见了。这些动人的场景,这些古老的风情,这些代代传承的民间艺术,都被现代化的大批量、标准化、市场化的制造业所快速取代,以它们为载体的文化和精神也正在快速消失。是的,一种场景、一种风情、一种技艺,都由长久的岁月和生命积淀而成,它们是构成一种文化的元素和灵魂。水磨房的消失,伴随着那转动的轮子、飞溅的水花、飘洒的芳香粮食颗粒,而流传千载的水边的传说和故事也永远消失了。匠人们的消失,意味着那走村串户、连接古今的技艺、风情和歌谣也永远消失了。绣花针的消失。意味着乡土最深情、最细腻、最专注的目光永远消失了,从今以后,我们再难看到那种贤淑、端庄、温柔的母性身影了。那能让我们

8、静下来、净下来、慢下来的动人意象越来越少了。奔走在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