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一课体味文化教案

《文化生活》第一课体味文化教案

ID:5578857

大小:27.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7-12-19

《文化生活》第一课体味文化教案_第1页
《文化生活》第一课体味文化教案_第2页
《文化生活》第一课体味文化教案_第3页
《文化生活》第一课体味文化教案_第4页
《文化生活》第一课体味文化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化生活》第一课体味文化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文化生活》第一课体味文化教案科任任教班级《化生活》第一教案《文化生活》第一课体味文化教案科任任教班级《化生活》第一教案集体备部分题第一化与社会一、体味化中心发言人备时间第一周上时间第一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识记化的内涵;理解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二)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重视自身化素质的意识。2、理解化的地位和作用,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的意识。重点化的涵义难点化的涵义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

2、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学建议教学中通过展示化素材和实例,让学生感悟化的涵义,以及化的力量。导入新前面我们接触过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两个模块,这学期我们要开设一门全新的程——化生活。如果说经济生活的主题是物质财富的创造,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根本利益的保障,那么化生活的主题就是精神家园的耕耘。提到“化”一词,我们都很熟悉,但是它的真正内涵,我们却不一定懂得。本就此提出问题:究竟什么是“化”?就是我们这节要解决的问题。教学过程一、化“万花筒”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页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学生活动

3、: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教师点评:这些图片材料表现了人类丰富多彩的化生活,但这只是化的一部分内容――艺术。化的内容和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请大家阅读教材―6页内容。1、化现象无时不在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从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到现代社会的“信息高速公路”,化现象无时不在。2、化现象无处不在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有丰富多彩的校园化、社区化,还有转瞬间已不再新奇的网络化等,化现象无处不在。3、化现象丰富多彩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化环境。无论身处繁华的都市、新兴的乡镇,还是偏居边远、古朴的村落,

4、人人都有自己的化生活。这些化生活无不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二、化是什么1、化的涵义我们这里的“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2、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化,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准确把握化的涵义应注意两点:第一、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是与人的活动密切相连的,不是纯自然的;第二、化是精神的而不是经济的

5、和政治的。3、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1)人的化素养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每个人所具有的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化生活、接受知识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的。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化。(2)人的化素养表现在日常言行中。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页“公交车漫画”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教师点评: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人们的化素养总是要通过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在社会实践

6、活动中的表现等表现出。我们通过观察人们的社会行为,就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4、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社会化和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一个时代的化和精神产品,往往是这一时代社会发展轨迹的反映。例如,一个时代的化、审美等等、必然表现在这一时代的学作品、影视作品中,甚至表现在这一时代的雕塑、建筑、时装等各种化艺术形式中,而这些化艺术形式的发展,也记载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因此,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物,都可以看到历史上的和现实中的化,认识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教

7、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页“专家点评”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教师总结:“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义性:广义的“化”是对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统称,用区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区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人的活动。这种广义的“化”概念与“明”的含义相近。例如,考古学中讲的“化”通常就是这种广义的化。狭义的“化”专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我们所讲的“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中的“化”,它既不同于那种广义的化,也不同于那种狭义的化。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化。这一化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群众性、创新性。三、化的力量1、化的形式是多样的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仰、道德、教育、科学、学、艺术等都属于化;人们进行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化活动。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