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数学学习兴趣的探索.doc

激发数学学习兴趣的探索.doc

ID:55690673

大小:4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25

激发数学学习兴趣的探索.doc_第1页
激发数学学习兴趣的探索.doc_第2页
激发数学学习兴趣的探索.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激发数学学习兴趣的探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激发数学学习兴趣的探索激发数学学习兴趣的探索摘要:兴趣是人们认识上的需要和爱好的一种倾向。如果说“需要”是产生“动机”的客观原因,那么兴趣就是产生动机的主观原因。兴趣具有促进努力学的功能。兴趣与智能相比,兴趣更重要,也就是说兴趣较浓的学生比智能较高的学生在学业上占优势。因此,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数学学习;兴趣;探索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151-01兴趣是人们认识上的需要和爱好的一种倾向。如果说“需要”是产生“动机"的客观原因,那么兴趣就是产生动机的主观原因。兴趣具有促进努力学的功能。兴趣与智能相比,

2、兴趣更重要,也就是说兴趣较浓的学生比智能较高的学生在学业上占优势。因此,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明显地表现出对所学内容要必须理解、必须掌握的心理倾向性,因而学得就十分积极主动,也很有效果。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1.巧设悬念,激发学习兴趣我们知道一部吸引人的电视剧,总是设置一些悬念,使人们急切地去追踪剧情,关心着人物的命运,使人们继续看下去,这就是悬念的作用。如果把悬念的这种作用引入课堂,在教学中巧设悬念,可使学生产生心理追踪,诱导学生兴致勃勃地去猜测、去期待,乃致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

3、这样就能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学生对数学缺乏学习兴趣,认为学数学枯燥无味,从而丧失主动求知的动机。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将学生的心理引到“迫切想知道”的状态。如我在引入“指数函数”这一节时,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某种细胞分裂时,由一个分裂成两个,两个分裂成四个……,一个这样的细胞分裂;次后,得到的细胞个数是多少?问题一提示,学生们争论不休,兴趣盎然。有的猜测,有的估计,有的推算并归纳出可分裂出2x个细胞。然后我乂提出:如果用y表示得到的细胞的个数,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什么?学生很快答出为y=2。通过分析这个解析式很容易得出指数函数的一般定

4、义。这样做,不仅开启了学生的思维活动。而且一开始就引发了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对下一步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表扬鼓励,提高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好数学的首要条件。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老师的首要任务。数学教学不单纯是一个认识过程,还是一个情感交流过程。如果学生的点滴进步能够得到老师及时的肯定、表扬,他就会受到鼓舞,学习热情、学习兴趣也会随之而高涨,同时也能增强师生间的感情。如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发现后进生思维中的“闪光点",有计划的设置一些后进生能够回答的问题,根据他们的表情、眼神鼓励他们回答。如果他们回答的正确,就给以及时的表扬,如果一时•回

5、答有困难,不是粗暴的批评、讽刺,而是给以提示、启发鼓励他继续答下去。这样既维护了他的自尊心,也可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热情。人是渴求表扬和鼓励的动物。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点滴进步,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也希望能听到别人的表扬。因为充分发展某个人聪明才智、能力和积极性的方法是表扬和鼓励。例如我教过的一个班中有儿个数学成绩很差的学生,他们认为自己很笨,根本不是学数学的材料,因此对数学学习丧失了信心,更谈不上学习兴趣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就多次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情况,鼓励他们要树立信心,相信自己能够进步。同时经常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和学习上存在的问题,鼓励他们勤学多问,并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及

6、时给以表扬与鼓励,使他们逐步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而且对数学的学习逐步产生了兴趣,学习成绩提高很快。因此,表扬和鼓励对增强学生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起到了推动作用。3.联系实际。增强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不知如何运用,所以总是感觉学习数学枯燥乏味,提不起学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我就有意识地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在一次活动课上我发现操场的水泥地面上有一片积水,我在这片积水的两侧选了A、B两点,然后向学生:你们能计算出A、B两点的距离吗?学生们说:没有皮尺怎么能量?这时我在A、B两点都能到达的地方乂选了一点c(图略)然后测出AC为20步,BC为24步(

7、一步约一•米)最后我乂测出AC、BC中点D、E之间的距离为9步,这时我告诉学生A、B两点问的距离大约为18米。一会儿,学生拿来了皮尺,一量,与我说的结果相差无儿。学生们对这么快,这么容易就得到这个结果感到很惊讶。这时■有个学生似乎想起了什么,他说这与老师讲的一道例题类似,用的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我点头示意正确。而后我又问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测量出A、B的距离哪?这时有个学生把我教学用的三角板拿来,并把C点的位置移动了一下,测量出ZABC-900,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