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期技工学校德育模式的探讨.doc

关于新时期技工学校德育模式的探讨.doc

ID:55672005

大小:4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24

关于新时期技工学校德育模式的探讨.doc_第1页
关于新时期技工学校德育模式的探讨.doc_第2页
关于新时期技工学校德育模式的探讨.doc_第3页
关于新时期技工学校德育模式的探讨.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新时期技工学校德育模式的探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新时期技工学校德育模式的探讨技工学校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技工学校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修养、塑造完美健康的人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自我教育一一高校德育新视角从技工学校德育自我教育的心理活动过程来说,自我教育包括自我导向、自我管理、自我实现、自我体验四个过程。1.自我导向是道德自我教育的方向。自我导向是技校学生根据社会客观要求,确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和奋斗目标。2.自我管理与自我实现是道德自我教育的核心。自我管理是自我拟定自我教育计划,确定自我教育的具体步骤,并对自我教育的进程进行有力的监控;自我实现是自觉地刻苦锻炼,使自我的道德行为成为良好的行为习惯。3.

2、自我体验是道德自我教育的延伸。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品德行为实现后,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评价后的情感体验。品德组成的基本成分有:品德认知、品德情感、品德动机、品德意志、品德行为、品德自我评价。二、新时期技工学校德育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审视当今技校学生的精神风貌和道德状况,我们不得不承认,当前的技工学校德育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1.德育内容滞后。随着人类社会的变革,教育的目标、任务和技校学生的成长规律、思想特点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而我国学校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德育内容陈旧的现象。技工学校德育内容不仅应当是生动活泼的、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而旦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如果

3、德育内容不随之变化,就与技校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相隔离,道德内容变成了没有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抽象物,技校学生很难从自身结构和需要中找到与之相符的契合点,无法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2.德育观念保守。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根深蒂固,认为德育就等于“教训人”,因而在德育过程中常采用“灌输一一监督一一奖罚”的教育模式。德育工作过多地注重“守规”,注重于固定行为规范的传授和训练,不注重道德困惑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和抵制不良影响的“免疫能力”的培养,缺乏现实生活本真的教育。3.德育教育方法陈旧。在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影响下,一些教育者往往凭借“师长”身份,以

4、“我训你服”的态度对待学生,多采用“灌输”的教育方法,教育效果收效甚微。在当前主体与法律意识凸现的新形势下,“管得过死”的德育教育方法显然达不到好的教育效果。同时,“德育量化"现象大量存在,一些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高度细化的量化打分,做错了事扣分,做对了事加分,经常被扣分的学生对德育产生了无所谓的态度,为加分而做事的风气得到助长。“管得过死”与“德育量化”现象,均表现出德育工作中急功近利的一面,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4.德育主体模糊。教育的要素包括教师、学生和教育影响,这三要素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教育过程,缺一不可。传统的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教育观受到了一致批判

5、,但在学校德育现实中,讲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奉行的却是“见物不见人”的德育理念、“灌输式”的德育方法,造成了主体缺失的既定事实。三、自我教育对新时期技工学校德育的启示1.更新德育内容一一实现对传统德育内容的扬弃,而不是盲目的批判。对马列主义的信仰,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精神等涉及到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问题,始终是德育的核心内容。同时,要更加关注诚信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就业问题等当代技校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从而体现共自我教育的自我导向层次。2.转变德育观念一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技校德育工作要从技校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的需要出发,更好地实现技校学生的根本利益,解决“培养什

6、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自我教育的德育,提倡技校学生的自我意识,并将自我意识与“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的问题相结合,既达到了培养人才的目的,同时也体现了技校学生自我教育的自我实现层次。3.创新德育方法一一实现从“强制性”到“民主性”、从“被动性”到“主动性”、从“灌输性”到“实践性”的转向。要实现这些目标,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摒除易误导技校学生的德育动机外化的量化式德育方法,另一方面是发挥技校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体现其自我教育的自我管理层次。4.明确德育主体——实现从“学生主体”到“双主体”的主体际性关系的转变。传统德育中教师主体或学生主体的德育

7、观严重滞后于现代教育理念,主客体哲学观指导下的传统德育实践越来越脱离当前社会的实践需求。以主体际性哲学观为出发点的促进自我教育的德育将出现双主体,一个是作为促进者的教师主体,一个是自我教育的学习者主体。双主体的互动关系,才是主体际性的关系。在促进者主体与学习主体间的互动活动中,体现了自我教育的自我体验层次。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认为,教育这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由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协同活动构成的。德育因其实践性、体验性等特征,自我教育的方式显得尤其重要。自我教育是教育对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