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择业问题的思考.doc

关于大学生择业问题的思考.doc

ID:55671862

大小:4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24

关于大学生择业问题的思考.doc_第1页
关于大学生择业问题的思考.doc_第2页
关于大学生择业问题的思考.doc_第3页
关于大学生择业问题的思考.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大学生择业问题的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大学生择业问题的思考摘要:我国经济虽然在迅速发展,但由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一些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提高,需求量减少,导致现在大学生择业出现了层层困难,大大降低了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率。本文从不同角度对大学生择业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社会形式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就业是我国提高综合实力重要环节,而且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是个人问题,还是涉及到家庭、学校、整个社会的问题。为了提高大学生科学、有效择业,除了做好实际工作外,还要进行理论分析和探讨,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引导大学生正确的择业。一、当前影响大学生择

2、业问题的表现1.专业对口问题。我国各个高等院校设置的专业课程理论性都比较强,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理论的讲解,导致理论与实践脱离,而现在社会所需要的是应用型和实践型的人才。但这并不是根本原因,其根本问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的宏观调控不够合理,导致高等院校在招生规模和招生结构比例不平衡,招收的普通本科数量大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二是各个高等院校只注重招收的数量,并且为了经济利益而不顾及招收的大学生的能力培养,更不管毕业以后学生的就业情况,也不注重其教学与社会实际相联系。脱离社会轨道的教学,只会让毕业的学生纸上谈兵,甚至无法针对专业对•曰就业。三是

3、不同水平的高等院校,其相同专业毕业的学生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说不是该专业不能对口就业,而是不同学校对学生整体素质培养的情况不同。因此,各个高校的规模和结构应保持在同等水平的情况下,安排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或专业方向,以人才市场的需求为导向,科学合理设置专业。2.协调通识课程教育与实践型人才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通识课程基本贯穿于高等院校的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使学生全面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使其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在专业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之间寻求最佳契合。这里强调的应用是对基本理论知识的应用,对于不同的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内涵是不一样的,

4、因而其培养途径也是不同的。围绕通识教育和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把通识教育的理念贯穿到实践型人才培养中去。目前我国高校对通识教育方案和体系贯彻的比较好,但是其中欠缺的内容是忽视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最终导致通识课程教育与实践型人才培养二者不协调,这个问题是迫切需要重点改进的。3.大学生择业难的心理因素。一是缺乏对自我的客观认识。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要远远高于自身的实际能力,总觉得自己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因此择业的期望值很高,并不知道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如何便认为自己一定能胜任,因此会有对待遇、交通等不科学、不合理的选择要求,更不愿意到基层或经济不发达的地

5、区去工作。二是在择业时过于自卑。由于对自身能力的不自信或缺乏竞争力,在择业的过程中显得过于被动,严更缺乏主动性和科学性,不能够准确地评估自己适合哪一种工作单位,在机会面前不敢推销自己和参与竞争等自卑心理,严重影响其择业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二、大学生择业问题的反思随着社会就业竞争压力的口益加剧,大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充分认识知识结构对•求职的重要性,根据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槊造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在就业时的竞争力。保证自己的知识结构是动态的、可变的,根据社会需要进行定向调整,以保持知识结构的弹性。如,某学生原

6、来专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强调的是思想政治理论的重要性,当我们看到社会上需要的人才是贴近思想调整和梳理方面的,就适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运用所学的知识适应社会或单位所需要的人才,那么毕业时就会受到更多单位的关注。正确评价自己的价值观念、实践能力,敢于面对自己的缺陷和薄弱的地方,及时调整、提高自身能力等等。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想要什么,对自己各方面能力进行摸底,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根据其他应聘者的经验、经历,选择未来可能的工作方向,从而彻底解决“我能干什么”的问题。总之,毕业生要想找到适合自己理想的职业,就要在找工作前明确职业定位,

7、充分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从而避免求职时的盲目和错失良机。在改革大潮涌动的今天,社会提供的机会很多,每一种机会都是找准自己最佳位置的磨炼与选择。祝愿我们每个大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位置。参考文献[1]徐纪平,徐汉明.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弊端和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08(4)[2]袁磊,陈丽敏,姜中杰,李哲.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分析及其对策[J].科技信息,2009(24)[3]王庆林.浅析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策略[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