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671386
大小:4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24
《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教育一直都是社会所关注的话题,也是家长所在意的问题。就现阶段的情况来说,职校体育教育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很多的家长以及社会上的专业人士都对职校体育中的教学持有否定态度,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办法有效的进行师生互动。对于职校体育教学来说,师生互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的学习体育方面的各种知识,但实际的情况确是,师生互动存在较大的问题,对教师和学生都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关键词:职校;师生;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
2、2-1578(2013)09-0239-01从全国的整体情况来看,我国的职校体育教学呈现出了一定的下滑趋势,这就直接影响了我国的体育事业的发展,因为我国体育领域的人才,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由职校体育所培养出来的。为了更好的进行职校体育教学,必须将师生互动中的问题有效的解决,同时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对策,防止问题的反复发生。本文就职校体育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一定的讨论。1.职校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1.1互动作用失衡。在现阶段的发展中,虽然表面上师生互动较多,看起来效果很好,实际上互动的作
3、用严重失衡,出现了〃控制一服从〃的单向型互动,这就使得师生互动的应有效果大大降低,同时对学生的积极性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经过一定的调查,单向型互动在任何一个职校体育教学中都普遍的存在,而很多的教师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使得很多的学生都没有办法学习到应有的知识,这样在体育方面,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打不到应有的标准。1.2师生互动中存在着大量的差异性。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的职校体育教学做不到〃一视同仁〃的态度,在师生互动中存在很大的差异性。首先是对男女学生的差异,由于男生和女生在性别上不同,体力和
4、其它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有些教师比较偏向于男生,有些教师比较偏向于女生。这就在主观上造成了一定的差异,使得男生和女生之间没有办法达到一个均衡的状态。另一方面,在学优生和学困生方面,存在的差异更大。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偏向于学优生,对学困生的态度则是不闻不问,这就使得原本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得不到公平师生互动的情况下,更加没有办法学习到应有的知识。这两方面的差异是职校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之一,也是较为难以克服的问题。1.3师生互动中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性。在实际的调查中,本研究发现,86.2%的
5、体育教师和75.5%的学生认为,学生在体育教学组织中所站立的位里影响他们参与互动的机会。体育教师同处于队列中间的学生发生更多的互动,同处于排头的学生次之,处于排尾的学生同体育教师的互动最少。由此可见,在职校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中,空间的差异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得到有效的解决,否则在将来的教学中,会留下非常严重的漏洞。对于职校体育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直接性,因为职校是让学生生直接学习生存技能和发展技艺的教学方式,如果职校存在问题,难么对学生的发展来说,将会产生很严重的消极影响。2.职校
6、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问题的对策2.1职校体育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对于职校体育教师而言,要想彻底解决师生互动当中的问题,首先需要在思想方面进行一定的提高,本文认为,职校体育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这样才能在实际的师生互动中,减少差异的存在。体育教师必须树立〃学生是主体,具有个体差异、各具发展潜能和动态发展〃的学生观。在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现实地位和主体性特征,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主参与,这是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事实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局面的观念前提。由此可见,职校体育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一
7、个非常有效的对策,能够对师生互动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只要职校体育教师保持正确的学生观,相信会在将来的教学中,获得一个较大的突破。2.2转变角色意识。在职校体育教学师生互动中,之所以存在众多的问题,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没有及时的转变角色。很多的教师自认为处于一个绝对的领导地位,这就从主观上造成了单向型的师生互动,教师的互动方式凌驾于学生之上,学生们只能期盼有一个和自己的方式相符合的教师来教学。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只有很少的职校体育教师在尝试转变角色。体育教师必须建立起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
8、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化为〃平等中的首席〃的意识,以伙伴的态度关照学生。对于教师而言,并不要高高在上,职校体育教师需要和学生多交流,多沟通,这样在师生互动的时候才能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状态,而后才能逐渐的上升到一个较为高端的层次。2.3正确认识不同学生的心理水平差异。对于职校体育教学来说,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心理水平差异有一个透彻的了解,这样在进行师生互动的时候,才能知道往哪一个方向进行。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单纯的靠老师理解,是没有办法对学生的心理水平做到有效了解的,本文认为,必须尊重所有学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