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类化合物抗菌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pdf

黄酮类化合物抗菌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pdf

ID:55657920

大小:40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23

黄酮类化合物抗菌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pdf_第1页
黄酮类化合物抗菌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pdf_第2页
黄酮类化合物抗菌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pdf_第3页
黄酮类化合物抗菌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pdf_第4页
黄酮类化合物抗菌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酮类化合物抗菌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58·生理生化中国畜牧兽医2014年第41卷第9期黄酮类化合物抗茵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杨彩霞,田春莲,耿健,韩雪,汉丽梅,刘明春(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辽宁沈阳110866)摘要: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预防与治疗中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泛耐药菌株及多重耐药菌株显著增多。中草药因其特殊的抗菌机制而不易产生耐药性,使得抗耐药菌中草药的研发及其抗菌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天然存在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其中大部分种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枯草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作用较明显

2、,不良反应相对较轻,且不易出现耐药性。文章就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菌作用及机制作一综述。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抗菌作用;作用机制;细菌中图分类号:$8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236(2014)09一O158—05黄酮类化合物(亦称类黄酮)在植物界中广泛存从一些植物提取出的黄酮类化合物对一些革兰氏阳在,是中草药的主要成分之一,有很强的生物活性。性菌如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革兰氏阴1931年,Walz首次从豆奶中提取出大豆异黄酮糖性菌如大肠杆菌、肺炎杆菌均有作用(Fabri等,苷。此后,各国学者

3、相继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2009;Aremu等,2010)。蜂胶是黄酮类化合物的宝现其具有许多生物学活性,包括抗炎活性(Zhang库,因此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王茹,2007)。从蜂胶等,2014;王棋文等,2010)、雌激素活性、抗过敏活中提取出的黄酮类化合物对厌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性、抗氧化活性、抗肿瘤活性、抗真菌和抗菌活性(李(MICs)在4~512/,g/mL之间(Koru等,2007)。叶等,2008)。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黄酮类化合物从那托利亚蜂胶中提取出的黄酮类化合物对链球菌的研究相对集中在分离

4、纯化、清除自由基、药理作用和粪肠球菌的MIC为2Fg/mL,对黄色微球菌和白(Rasul等,2013)、抗辐射作用、抗癌和抗肿瘤(Ma色念珠菌的MIC为4/,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等,2014)等方面。与此同时,对黄酮类化合物抗菌产气肠杆菌的MIC为8Fg/mL(Uzel等,2005)。作用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Wu等,2013;石从应用的角度来说,MIC小于100Fg/mI的化合物治强等,2011)。文章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菌作用及才具有一定价值,小于lOFg/mL的则会受到极大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

5、黄酮类化合物抗菌活性及机的关注(Cushnie等,2011)。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参考资料。1.1黄酮类化合物的抗革兰氏阳性菌作用据1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菌作用Cushnie等(2011)报道,黄酮类化合物潘多汀A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组杂环有机化合物,种类繁(pan—duratin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体外多,根据化学性质及A、B、C环上的取代基位置的不抗菌活性,其MIC为0.06~2.0Fg/mI。Kerubo同,可将黄酮类化合物分为14大类(Hendrich,等(2013)研究发现,槲皮素衍生物3,4’

6、,5一三羟基一2006)。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菌作用包括直接抗菌、协3’,7一二甲氧基黄(3,4’,5-trihydroxy一3’,7-dime—同抗生素抗菌及抑制细菌的毒力。有文献报道富含thoxyflavone)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黄酮类化合物的天然产物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且良好,其MIC小于62.5/~g/mL。SiJzgec—Selcuk等耐抗生素的细菌对该类化合物依然敏感(Cushnie(2011)用乙醇乙酸乙酯和石油醚一6O9/6乙醇一氯等,2011;车清明等,2013)。黄酮类化合物的抑菌

7、活仿提取土耳其当地的一种蜡菊属植物中的黄酮类化性主要与黄酮芳环上羟基多少和羟基的位置有关。合物,将提取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其对绿脓杆菌具有中等的抗菌作用。吴小琴(2011)将人工合成收稿日期:2014—03—25作者简介:杨彩霞(1989一),女,辽宁人,硕士生,研究方向:兽医的6种黄酮一8一羧酸类化合物进行抑菌作用研究,结药理与毒理学。果表明6种黄酮类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通信作者:刘明春(1969一),女,辽宁人,教授,主要从事兽医药MIC均小于2.5mg/mL,抑菌效果最好;对枯草芽理与毒理学教学

8、及科研工作。E—mail:liumingchun@sina.corn抱杆菌的MIC比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稍大。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2601)。Sivasothy(2013)从姜属植物的根茎中提取出5中国畜牧兽医2014年第4l卷第9期生理生化·I59·种黄酮类化合物,并研究其对8种食物传染性病原用。具体机制可能为SI的有效组分与MDH相结菌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其中4种对金黄色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