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一次课改委专题会议工作汇报.ppt

2014年第一次课改委专题会议工作汇报.ppt

ID:55619020

大小:308.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5-20

2014年第一次课改委专题会议工作汇报.ppt_第1页
2014年第一次课改委专题会议工作汇报.ppt_第2页
2014年第一次课改委专题会议工作汇报.ppt_第3页
2014年第一次课改委专题会议工作汇报.ppt_第4页
2014年第一次课改委专题会议工作汇报.ppt_第5页
2014年第一次课改委专题会议工作汇报.ppt_第6页
2014年第一次课改委专题会议工作汇报.ppt_第7页
2014年第一次课改委专题会议工作汇报.ppt_第8页
2014年第一次课改委专题会议工作汇报.ppt_第9页
2014年第一次课改委专题会议工作汇报.ppt_第10页
资源描述:

《2014年第一次课改委专题会议工作汇报.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项目方案和项目指南(第二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委员会办公室2015年4月28日一、项目背景二、项目思路和目标三、研究内容与子项目领域四、研究方法与策略五、项目实施进程六、项目团队七、过程管理八、项目学校申报与遴选汇报提纲(1)形成了“大兵团”、“共同体”协同攻关的行动范式:一是形成了行政人员、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分工合作的“大兵团”协同攻关范例;二是探索了行政、教研部门自上而下的引领指导与一线学校自下而上的实践创新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三是提炼了目标、任务、时间与“可视化”工具相

2、结合的项目管理办法。(2)提炼了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的有效途径:一是形成了“背景分析+需求调研→顶层规划+模型设计→分段推进+专家指导+展示交流→提炼总结”的行动研究路径;二是开发与大规模行动研究相配套的“可视化”的工具和流程(目标、内容过程框架图、任务分解表等);三是引导学校结合子项目实践,从机制形成、团队影响、专业提升、环境变化、行动改进等方面,回答如何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一、项目背景——第一轮经验/研究本身3(3)学校课程领导力有了显著提升:①项目学校89.6%校级领导、81.6%中层干部、49.5%教师自觉投入到项目中;②校长和教师的课程理念指标(最高

3、为5)从原来的3.6提升到4.6,课程规划与校本化指标从3.5提升到4.6,课程开发、教师发展等指标从3.4提升到4.5,课程评价指标从3.7提升到4.6;③2013年评选出的59名特级校长中,11名为项目学校校长,比例显著高于(约8倍)其他学校。(4)学生的课程满意率得到了提升:①学生对课程丰富性、选择性、课堂教学有效性、自信心等课程满意率高于同类其他学校;②据2011年至2012年的上海市“绿色指标”数据显示,学生对师生关系评价“较高”的比例提升14%,对教师教学方式评价“较高”的比例提升6%,对课程领导力的评价“较高”的比例提升6%。一、项目背景——第

4、一轮经验/研究效果4(5)项目取得了丰硕物化成果:①完成6本总项目丛书、36本学校丛书;②共发表2487篇文章,其中约50%在市级以上期刊上发表;③共召开了134次市级以上现场展示会;④多种媒体专题介绍了项目研究成果;⑤在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评选中,项目学校研究成果占特等奖总数的21.1%,占一等奖的16.3%。(6)项目经验从上海辐射到全国:①浦东等区相继开展了区域性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②2013年,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启动了教育部6个实验区提升课程领导力的实践探索,涉及上千所学校,惠及上百万学生。(7)项目获奖:获得2014年上海市基础教育教

5、学成果奖特等奖,2014年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目背景——第一轮经验/研究成果5(1)第一轮项目实践的问题:①学校课程领导力(课程思想力、设计力、实施力、评价力)评价有待解决;②学校课程领导力成果对学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改革的影响力有待提高;③学校子项目实践对课程领导力提升的关联有待明确;④“大兵团”协同攻关的机制有待完善;⑤总项目组的研究有待加强。(2)课程改革的时代新要求:①加强课程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形成德育、体育、美育课程体系;②丰富学生实践性学习经历;③探索课程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促进个性化和选择性学习;④推进各学科基于课程

6、标准的教学与评价;⑤形成以校为本质量保障体系。(3)项目意义:①深化第一轮课程领导力项目研究的需要;②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需要;③促进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一、项目背景——问题、要求、意义6(1)指导思想:项目研究以“评价引领、实践导向、互动生成、模式多样、促进提升、关注特色”为指导思想。(2)研究思路:项目研究采用“指南引领(顶层设计)→工具测评(前测、后测)→行动研究(设计-实施-调整)→总结提炼(路径、机制)→推广辐射”的工作思路。(实证研究要进一步体现)二、项目思路和目标——思路与逻辑(3)设计逻辑:课程领导力指课程思想力、设计力、执行力、评价力→围绕

7、课程要素的行动研究,有助于提高学校课程领导力(基本假设)→围绕计划、课程、课堂、作业、评价、活动、教研等学校可观测行为,设计评价工具,并建立这些行为与课程领导力要素的关联可以实现对课程领导力的评价。(如果评价课程领导力)7(1)探明课程领导力要素和课程要素之间的关联,通过探索解决本市综合改革方案中的导向性问题,提升课程领导力。(体系架构)(2)开发课程领导力评价指标和项目管理工具,评估与检验课程领导力的提升情况,提升项目管理的品质。(有实证基础的评价指标)(3)建立三个机制,形成长效活力。一是大兵团运行机制(针对区域,形成合力);二是课程领导力持续提升机制(

8、针对学校,有助于学校持续提升);三是经验共享机制(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