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东南铜录山矿田构造特征及其控矿规律-论文.pdf

鄂东南铜录山矿田构造特征及其控矿规律-论文.pdf

ID:55605978

大小:848.1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20

鄂东南铜录山矿田构造特征及其控矿规律-论文.pdf_第1页
鄂东南铜录山矿田构造特征及其控矿规律-论文.pdf_第2页
鄂东南铜录山矿田构造特征及其控矿规律-论文.pdf_第3页
鄂东南铜录山矿田构造特征及其控矿规律-论文.pdf_第4页
鄂东南铜录山矿田构造特征及其控矿规律-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鄂东南铜录山矿田构造特征及其控矿规律-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7卷增刊资源环境与工程Vo1.27,Spe.2013年12月ResourcesEnvironment&EngineeringDec.,2013鄂东南铜录山矿田构造特征及其控矿规律。徐荣华,张国胜,胡清乐,黄智辉,阮启林(湖北省鄂东南地质大队,湖北大冶435100)摘要:铜录山矿田位于鄂东南三角形构造岩浆区的中心,区内断裂构造发育,自浅至深形成网络系统,造成岩浆、成矿活动具长期演化的过程,这种优越的地质环境造就了矿田在鄂东南地区成矿中心的地位。控制矿田内矿床体的分布主要是北北东向构造与北西西一近东西向构造两个方向的构造各自形成矿化带,而

2、在两个方向的交切点就是矿床体的赋存部位。因而在平面上矿床体呈网格分布的格局。在空间上矿床体分布于岩体的周缘、顶盖及岩体的残留体、捕掳体中。控制矿体的构造主要是北北东向叠加背斜的核部、北北东向断裂及其旁侧的羽状裂隙、北西西向的断裂接触带以及滑体平卧背斜的核部。关键词:铜录山矿田;控矿规律;网格状;结点;鄂东南中图分类号:P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11(20l3)S1一O¨8—050引言铜录山矿田是鄂东南地区最大的内生铜铁金矿田,在不到30km的范围内聚集了大中小型矿床(点)达13个。其中大型矿床2个,中型矿床2个,鄂东南

3、地区最负盛名的铜录山、鸡冠咀大型铜金矿床即位于本矿田之中。在矿田内查明的铜、金金属量分别占鄂东南地区的60%、67%,此外铁、钼、银、硫等的储量也达到大、中型矿床的级别。不仅如此,在近年来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工作中,又扩大了资源量及找到了新矿体,相当于增加了两个中型铜金矿床,表明区内仍具图1铜录山矿田区域构造位置图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如此高度富集的一个成矿区,一定有着它独特的成矿环境,研究它的构造特征和成矿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下,区内的岩浆活动自早期的拓展条件是揭示其成矿规律的重要途径,对矿田内进一步式到晚期的气球膨胀式直至最后喷发均有体现,集

4、中深入找矿具有重要的意义9。反映了整个鄂东南地区岩浆活动、成矿演化的全部历史。这种构造上的中心位置、长期岩浆活动、成矿演化l区域构造背景的过程成就了矿田在鄂东南地区成矿的中心鄂东南铜录山矿田构造位于鄂城一大幕隆起带的地位¨。轴部、姜桥一下陆断裂带的中段、大冶湖向斜的南翼、2构造概述阳新岩体的西北端。处于鄂东南三角形构造岩浆岩区的中心部位,见图1。区内构造主要由深部构造及盖层构造所组成。区内断裂发育,形成自浅至深的网络系统,为岩浆2.1盖层构造活动、成矿热液的输送、储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这盖层构造主要由印支期及燕山期所形成的构造收稿日期:

5、2013—11—11基金项目:湖北省圈土资源科研基金项目(ETZ2009A01)资助。作者简介:徐荣华(1963一),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地质勘查专业,从事地质勘查与科研工作。E—mail:xrh1963@163.tomo该文曾刊载于《资源环境与工程》2012年第3期。o徐荣华、张国胜等,铜录山矿田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研究,湖北省鄂东南地质大队,2010。120资源环境与工程(2)断裂自西向东分布有F。.F轴向呈北北的均为三级以下断裂。东1O。~30。,长度一般在数千米至十余千米,大约呈等3.1.1不同级别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距分布,间距

6、2~4km。常常由多条断面斜列组成。区构造规模的大小决定着构造作用的强弱和作用范内以马叫一铜录山(F)、鸡冠咀(F。)断裂规模较大、围的大小,不同级别的构造对成矿具有不同的控制作出露较好。用。一级构造控制着矿田,起着导岩、导矿作用;二级马叫一铜录山断裂(F)是姜桥一下陆断裂带中构造控制着矿床,起着导矿与储矿的作用;三级及其以段的组成部分,区域上断裂长度>40km,区内长度下的构造控制着矿体,为储矿构造。>4000l'n。具成矿前、成矿时、成矿后多期活动特征,3.1.2提供深部物质来源为重要的控矿断裂带。在矿田中成矿物质主要为深源物质,区内

7、的F:、鸡冠咀断裂(F。)位于鸡冠咀矿区的东缘,断裂总F深切地壳和基底,从而把深部的成矿物质通过矿田体走向约北东l0。,区内长约3000余米,断面倾向西,内不同级别的构造网络输送到浅部,在适宜的场所富倾角60。~8O。,局部呈弯曲状态,是鸡冠咀矿床主要的集,从而形成本矿田。控矿断裂。断裂形成于成矿前,主要活动于成矿期;成3.1.3控制岩株体的侵入就位矿后仍有活动,成为断陷盆地的东部边界。断裂中充区内的岩株体受一级构造所控制,岩浆沿FF填有闪长岩墙。上侵就位,并形成一个以F:、F的交切点为中心、近椭根据断裂的等距性以及影响地质内容的表现,推

8、圆形的岩株体。同时影响着岩株体的形态和产状。岩断了F断裂。其余方向断裂在区内表现不突出,从略株体沿F延伸,沿F膨大,形成以F为长轴、以F为之。只是鸡冠山断裂(F,)对鸡冠咀矿床起着破坏作短轴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