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增强普法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浅谈增强普法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ID:5559482

大小:3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18

浅谈增强普法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_第1页
浅谈增强普法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_第2页
浅谈增强普法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_第3页
浅谈增强普法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_第4页
浅谈增强普法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增强普法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增强普法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刘学斌从1986年至今,我国已经开展了6次五年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一五”普法是普法学习的启蒙阶段,“二五”普法讲求学用结合,“三五”普法提倡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四五”普法提倡学用结合、普治并举,“五五”普法提倡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六五”普法注重法律观念意识的养成。通过“一五”普法到“六五”普法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法律素质不断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群众接触互联网、数字多媒体、电子图书的机会越来越多,对法律知识的需求从单纯了解一般

2、法律知识向了解维权途径、诉讼成本和诉讼时效等多层次、综合性需求转变,群众需求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当前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单一、方法简单、手段落后, 忽视引导干部群众现代法治理念的树立,法制宣传教育内容设计普遍性有余而针对性不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法制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因此,法制宣传教育要适应新的形式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针对不同对象施以不同的形式和内容,一切以适于公民掌握、满足公民需要为标准来开展工作。一、要从“两个转变”实现普法内容的更新一是从普法内容工作需求向受众需求转变,突出针对性。不同的普法

3、对象对法律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普法内容只有根据受众需要,紧密联系实际才能发挥最大效能,因此普法工作中要变“我宣讲什么,群众就学什么”为“8群众需要什么,我就宣讲什么”。可以定期深入村(社区)发放调查问卷,对群众的法律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如婚姻家庭、社会治安、征地拆迁等问题,致力于帮助群众解决疑难问题,讲普法宣传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使群众切身体会到学法用法的好处,提高群众学法的积极性,增强普法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从“灌输式”教育向“服务式”教育转变,突出创新性。法律知识浩如烟海,其博大

4、精深、义理精微,即使是专业的法律人士,穷尽白首也不能尽一经之感。因此,普通民众误读或者片面理解法条的内涵也实属正常。避免群众走入法律解读的误区,就需要我们在普法工作中加强对群众表达合理诉求的方式和渠道的引导,突出对矛盾纠纷解决途径的宣传,确保其在纠纷发生时总能找到正确的方法,通过合法的途径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法治实践中提升群众的法律认知水平。二、要以破解存在问题为目标,不断更新工作模式一是构建以新闻媒体为主渠道的多形式、多元化、广覆盖的法律传播体系。当前,在科技发展迅速,信息交流便捷,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的前提下,以新闻媒体

5、为主要的传播方式,已经成为市民获取法律知识的主要渠道。网络媒体作为一种传播快、影响广、表现力强、互动性强、投入较小的现代信息平台,十分适合开展法制宣传工作。我们可以在已有的《祥云网》、祥云县政府门户网站、各部门门户网站、政法部门的《祥云长安网》上开辟法制专栏,制作法制动画,建立法制博客,发送法制宣传电子邮件,吸引法律爱好者共同畅谈普法工作和交流学法心得,使普法工作更丰富、更快捷、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还可以8在《祥云电视台》、《祥云实讯》上开辟具有影响力的法制专版和专栏,普及法律知识,同时利用手机载体,即通过短信的形式将普法

6、宣传的内容、发生在祥云县的典型案例发送到用户手机上(祥云手机报),使手机用户第一时间阅读到相关的法律知识。手机载体具有即时性、方便性、互动性等优点,根据社会不同群体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掌上法律知识的宣传,实现信息的瞬间传递,寓法制宣传于百姓生活之中。二是发挥普法志愿者的重要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格局。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政府主导的、适应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全社会共同参与,旨在提高公民法律素质的公益性社会事业。法制宣传教育社会性的特点,决定了参与人员的社会性。在长期的普法实践中,我县

7、完全可以组建一支由政法部门(公、检、法、司)的离退休人员、基层法律工作者、律师、公证人员、退休教师、大学生村官等组成的普法志愿者队伍,由县司法局统一组织协调工作,各乡镇的司法所具体负责本辖区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全县136个村委会(社区)设立“法律服务室”,并为普法志愿者配备电视机、影视播放机等法制宣传必要的设备,配发法制宣传品,同时可以组织律师依托“法律服务室”开展普法宣传,使“法律服务室”成为法制宣传的重要阵地。还应该充分挖掘村(社区)的民间文化资源,鼓励全县现有的300余支文艺演出队和有关社团组织队伍创作法制歌曲、编

8、写法律顺口溜、制作法律彩铃、自编自导自演法制文艺节目,通过文艺宣传形式,将枯燥的法律条文生动化、形象化,易于群众接受,更好地提升普法实效。8法制宣传教育也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培育、支持民间公益性法制宣传与法律服务的机构的发展,不断壮大法制宣传志愿者队伍方面,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格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