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576584
大小:101.39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19
《末梢血和静脉血的血糖检验对比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5卷第07期末梢血和静脉血的血糖检验对比分析I穆启霞l北京市房山区妇幼保健院,北京102488【摘要】目的对末梢血和静脉血的血糖检验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间的12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末梢血和静脉血血糖检验,并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同时段的末梢血血糖和静脉血血糖基本一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o结论通过血糖仪进行末梢血血糖检验可以较为准确地、迅速地得到患者的血糖值,这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关键词】末梢血;静脉血;血糖检验【中图分类号】tk58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2、】1674—9316(2014)07-0029-02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4.07.016血糖仪是常见的血糖监测工具,它具有监测准确、进行检测。迅速以及操作简便等特点。正是由于上述优点使得血糖1.3统计学分析仪在临床糖尿病的检测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我院采用SPSS14.5,分析软件包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对124例糖尿病患者采取了末梢血血糖检验以及静脉血血析,计数资料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性糖检验,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1资料与方法2结果1.1f缶
3、床资料从表1可以明显看出不同时段的末梢血血糖和静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间的124例糖尿病脉血血糖基本一致,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其中男69例,女55例,年龄为(P>O.05)。37~78岁,平均年龄为(45.3±5.7)岁,病程为半年至3讨论12年,平均病程为(7.84±3.2)年。上述患者均不存在糖尿病并发症。目前并没有治疗糖尿病的根治方法,其治疗方式主要1.2方法是以预防控制为主,因此提早诊断糖尿病就显得十分重要采用美国强生(Johnson)稳步倍加型血糖仪及配套了。通过频繁检测血糖才能够对患者的血
4、糖进行随时监试纸对患者进行血糖检验。(1)末梢血血糖检测:患者控,以此来对血糖进行有效地控制。从传统血糖监测来看在进行血糖之前保证空腹血糖维持在7.0mmol/L以上。主要还是以静脉血血糖检测为主,虽然该方法可以较为准在进行血糖检验时先将配套试纸置入血糖仪当中,之后确地测定出血糖值,但是耗费时间较长,一般需要两个小对患者的指端末梢皮肤进行消毒并用采血针进行血液采时以上才能够得到检测结果,这种滞后性给患者的正常治集,将血液样本置于试纸上,当血糖仪出现结果以后将疗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了提升血糖控制效果就需要对结果记录下来;(2)静脉血血糖检测:采
5、用真空采血管血糖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查从而确保血糖控制的及时洼,对静脉血样本进行采集,之后采用相关仪器对血清血糖这对于急诊和危重患者也有着重要的意义。CHINAHEAIHSTANDARDMANAGEMENT29中国卫生标准管理CHSM07在我院对患者进行血糖检验的过程中通过美国强的密码牌也进行更换;(2)保证足量指血吸入试纸测试生(Johnson)稳步倍加型血糖仪对患者进行了末梢血区;(3)采用酒精对患者手指末梢进行消毒,不要使用血糖检验并将检验结果与静脉血血糖检验结果进行了碘酒进行消毒,防止结果出现较大偏差。另外,在消毒对比,发现末梢血血糖和静
6、脉血血糖基本一致,两之后尽量让酒精挥发一段时间再进行血糖检测;(4)不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这说明快速要重复使用采血器;(5)如果进行多次采血尽量选择不血糖仪在血糖检验上有着较高的精确度,并且操作较同的采血部位。在采血过程中尽量选择手指两侧进行取为简便。与静脉血血糖检测比较,使用血糖仪进行末血,在取血时不要进行过分挤压,防止免组织液挤出与梢血检测在检测时间上有着极大的优势,这也就可以血液相混。另外,保证患者血液循环的通畅性,尽可能实现频繁、快速检测血糖,让患者的血糖情况可以更在室温下对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加客观地表现出来。综上
7、,通过血糖仪进行末梢血血糖检验可以较为准在仪器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证确地、迅速地得到患者的血糖值,这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试纸与血糖仪相匹配,并且更换试纸时应该将相应治疗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表1不同时间末梢血和静脉血血糖对照表(mmolL)组别空腹餐毫2h餐毫8h末梢血血糖7.15±1.O910.19±3.178.74±3.18静脉血血糖7.13±1.0710.21±3.218.62±3.39P值0.1246参考文献[I]孔胜利.便携式血糖检测仪测定结果准确性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1,11
8、(02):124—126.[2]李玮.安稳血糖测试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1,12(13):151-1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