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检验的假阴性与假阳性原因分析.pdf

梅毒检验的假阴性与假阳性原因分析.pdf

ID:55573441

大小:101.72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5-18

梅毒检验的假阴性与假阳性原因分析.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梅毒检验的假阴性与假阳性原因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年7月第24卷第13期ChineseJournalofEthnomedicineandEthnopharmacy,2015,Vo1.24。No.13·149·梅毒检验的假阴性与假阳性原因分析廖永平江西省樟树市人民医院输血科。江西樟树331200【摘要l目的:对梅毒检验的假阴性与假阳性原因进行分析,以便提高梅毒临床检验过程中准确率。方法:选取检验出现假阴性与假阳性的II缶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导致梅毒检验结果出现假阴性或者假阳性,主要是实验操作不当、试剂用量及检验方法等方面的影响。结论

2、:为有效提高梅毒检验准确率,要求患者、实验室医师、临床医师以及家属之间要紧密配合。【关键词】梅毒;检验;假阴性;假阳性【中图分类号】R275.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3—0149—01临床中诊断梅毒主要采取血清学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滴度小于1:9的情况排除梅毒,但癌症患者具有高滴度特法是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凝集试验法和酶联免疫试验法,点,易导致发生误诊的情况。②标本因素:导致的假阳性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在实际工作中,易出现假阴性、主要包括血液标本离心处理不彻底、发生溶血

3、以及细菌污假阳性的情况,给临床工作带来较大影响。为有效提高梅染等因素。其中,血液标本溶血后,血细胞被破坏,细胞毒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笔者对梅毒检验的假阴性与假阳性内液中的活性酶以及其具有酶样活性的物质能够和底物非原因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特异性结合;血红蛋白具备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效应类1资料与方法似于辣根过氧化物酶,发生溶血后,孔非特异性会吸附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门lib,催化产物会产生显色,进而升高本底A值,导致为假诊实验室进行检验的8万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阳性。

4、如血标本内纤维蛋白析出不完全,容易在板孔内形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例为1:1,年龄0—82岁。成絮状物或者纤维蛋白薄膜,并残留于相应孔内,进而提1.2方法对进行检验的8万例患者中出现假阴性与假阳高吸光度值,导致假阳性。血液标本被细菌污染后,细菌性结果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原因。主要采用血浆体内会出现内源性辣根过氧化物酶,进而影响相应酶的测反应素试验法(re'R)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法进行定方法产生影响,出现非特异性干扰,最终导致出现假检测(rIPPA)。操作时,严格根据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阳性。其中

5、,TPPA测定:首先对待验的血清进行稀释处理,然后3.2假阴性的原因分析梅毒出现假阴性主要受到以下几将其加入到非致敏粒子与致敏粒子中,运用平板混合器混个因素影响:①技术因素:受到部分检验人员自身技术因合半分钟后,将其放置到15—30~C的室温下静置,两小时素影响,对实验条件比较模糊,存在不严格按照操作标准后观察结果。RPR滴度测定:在纸卡圆圈内放置50pA梅毒加入抗原量、随意改变试剂量的情况,进而降低实验灵敏阳性对照、阴性对照以及待检血清,使用专用滴管将1滴度和抗体滴度,导致发生假阴性。②检测方法学:梅毒患

6、RPR试剂加入到纸卡圆圈内,按照lOOr/min的速度摇动,者早期血清内的反应素含量较少;或部分患者体内含有的8min后观察结果。血清反应素量较高,导致假阴性出现。③其他方面的因素:2结果主要包括患者就诊率增高、滥用抗生素等J。对8万例患者检验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共出现1024例为有效提高早期梅毒确诊准确率,降低假阴性发生率,错误结果,占检验患者的1.28%。其中,假阳性492例,实验室工作人员要对试验中的仪器、试剂等进行严格监测,占错误率的48.0%,假阴性532例,占错误率的52.0%。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进

7、行操作,最大程度减少操作因素带来3讨论的误差。另外,做好稀释试验,有效避免前滞现象导致发临床中,部分患者患有疾病,但血清学试验后结果显生的假阴性;临床医师在进行实验室检查前,详细询问患示为阴性,而部分正常人群,经血清学试验后显示为阳性,者病史,了解患者服药情况,嘱咐患者积极配合医师进行大大加大了I临床诊断难度,给临床工作带来较大麻烦。因检查,如检查前保持空腹、停止服用其他药物等。此外,此,对检验的阴性、阳性结果进行仔细分析十分重要。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应用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检查法。下对梅毒假阳性和假阴性的

8、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患者、临床医生以及实验室检测之间的紧密配合,能够为3.1假阳性的影响因素分析临床对梅毒的检测主要采取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提供重要依据。血清学试验,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综上所述,梅毒患者检验结果会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试验法为最常用的检测方法。其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为有效提高梅毒检验准确率,要求患者、实验室医师、临主要具备高敏感性、高特异性、检测费用少的优点,在采床医师之间要紧密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