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的生产范式对主体间性的新诠释——基于马尔库什《语言与生产:范式批判》.pdf

论马克思的生产范式对主体间性的新诠释——基于马尔库什《语言与生产:范式批判》.pdf

ID:55571541

大小:418.94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18

论马克思的生产范式对主体间性的新诠释——基于马尔库什《语言与生产:范式批判》.pdf_第1页
论马克思的生产范式对主体间性的新诠释——基于马尔库什《语言与生产:范式批判》.pdf_第2页
论马克思的生产范式对主体间性的新诠释——基于马尔库什《语言与生产:范式批判》.pdf_第3页
论马克思的生产范式对主体间性的新诠释——基于马尔库什《语言与生产:范式批判》.pdf_第4页
论马克思的生产范式对主体间性的新诠释——基于马尔库什《语言与生产:范式批判》.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马克思的生产范式对主体间性的新诠释——基于马尔库什《语言与生产:范式批判》.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5年6月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un,2015第37卷第3期JournalofYan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VoL37NO.3■哲学研究论马克思的生产范式对主体间性的新诠释——基于马尔库什《语言与生产:范式批判》程新宇,陈亮升(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湖北武汉430074)摘要:在《语言与生产:范式批判》一书中,马尔库什认为在诠释主体间性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发展出了一种超个人的主体理论。马克思批判了这种理论,并以生产范式重新诠释了主体间性概念,他把主体间性设定为一种外部的社会客观性。马克思以生产

2、范式诠释主体间性的新颖之处就在于它首次使人类社会历史的客观性得到说明,并且为人类掌控自己的历史进程提供了契机。关键词:主体间性;生产范式;理性;绝对精神;社会历史客观性中图分类号:B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975(2015)03—0022—05收稿日期:2015—03—09作者简介:程新宇(1969一),女,湖北赤壁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陈亮升(1990一),男,湖北广水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伦理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布达佩斯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乔治·马尔库什体性哲学很快在休谟和卢梭的诘难之下

3、遭遇困境。(GyorgyMarkus,1934一)曾在《语言与生产:范式批德国古典哲学力图走出这一困境,康德黑格尔纷纷开判》一书中用“生产范式”(productionparadigms)来指始将实践纳入其理论视野,从而对主体间性的诠释转称马克思对社会历史问题的研究策略。在马尔库什向了对超个人的理性的寻求。看来,通过“生产”这个核心范畴,人们可以充分窥见主体间性作为一个哲学研究术语首先是由现象到马克思对人类社会生活构成问题的基本理解。尤学大师胡塞尔(E.EdmundHusserl,1859—1938)首先其值得注意的是,马尔库什在该

4、书中不止一次地指出提出并使用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之前的哲学家们马克思以“生产范式”实际上实现了对主体间性(in—对关涉主体间性的问题就不曾给予过奠基性研究。ter—subjectivity)概念的一种不同以往的理解,马克相反,主体间性问题正是在主体性问题显露之后才为思正是凭借对主体间性概念的新诠释才实现了对以人们所重视的。依据《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词典》中的往各种关于主体间性理解的批判性解构。参阅⋯解释,“如果某物的存在既非独立于人的心灵(纯客本文将结合哲学史上人们对主体间性的理解,尝试对观),也非取决于单个心灵或主体(纯主观),而是

5、有马尔库什这一论断进行一番梳理,从而使我们对作为赖于不同心灵的共同特征,那么它就是主体间的⋯⋯一种哲学研究范式的“生产”概念的脉络有一个更加主体间的东西主要与纯粹主体性的东西相对照,它意全面和清晰的把握。味着某种源自不同心灵之共同特征而非对象自身本一、马克思之前的思想家对主体间性的诠释质的客观性。心灵的共同性和共享性隐含着不同心近代哲学以宣扬理性来张扬人的主体性,但是主灵或主体之间的互动作用和传播沟通,这便是它们的22主体间性。”L2胡塞尔本人讲的主体间性是在他的先这一重担也就落到了德国古典哲学家们的肩上。验哲学,也即是知识论的层

6、面。他建立的现象学旨在相比于英国发展势头良好的资本主义以及法国理解客观世界是如何被主体构造出来的,这也就使得轰轰烈烈的反封建大革命运动,18世纪的德国显得他必须去探讨作为客观性发源地的“自我共同体”是既落后又平静。然而这种局面本身也为思想家们冷如何可能的。所以胡塞尔的主体间性旨在阐明“自静思考启蒙以来的得失提供了客观条件。从这个意我在那里(指主体间性——引者注)并且主宰者那个义上讲,“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在整体上被界定为是寻身体的意义;客观性的产生所需要的是作为他人的最求一种能够克服启蒙运动危机的新的理性原则的努终身体的,在我的原真世

7、界中被构造出来的事物,应力。”_l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的批判哲该获得与在另一个自我的原真世界之中被构造出来学正是要谋求在不放弃理性和启蒙的前提下,对休谟的活生生的身体域将在这个共同的因而是客观的点和卢梭的挑战作出回应。在康德看来,休谟和卢梭二上意向地交汇”,总而言之,胡塞尔的主体间性就人毫无疑问地破坏了启蒙运动一贯的基本信念,那即是要解决认识的客观性问题。是健全的人所共有的理性完全能够“既构成对物理若要真正理解主体间性问题,我们还得从近代主世界和道德世界的理解的支点,又构成了实践性地建体性哲学的兴起

8、说起。众所周知,哲学在笛卡尔立一个符合自由和公共利益的社会世界的支(Ren6Descartes,1590—1650)那里首次确定了主体性点”。⋯原则。笛卡尔以带有先验色彩的“我思”作为心灵实康德所做的努力就是要批判性地考察人的理性体与外在的物质实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