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565222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18
《如何构建语教师的魅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构建语文教师的魅力在学生心目中,语文教师应该是魅力无限、光芒四射的。当你来到教室和学生们在一起时,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孩子们的中心,具有无限的魅力。这种魅力,如果用“定格”手法形容,就像清代刘鹗《明湖居听书》中描绘的说书艺人王小玉一样,往台上一站,眼睛向台下一盼,“满园子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得多呢,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很显然,这种“魅力”是一种内在的功力,是一种深蕴在骨髓和细胞的气质,它能产生一种极大的吸引力,对他人产生深刻的影响。我想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构建属于自己的魅力: 第一,独特的引导力。语文教学要追求的
2、最高境界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因为教师的任何努力,只有化作学生的内在动力和自觉行动才有意义。为此,我们语文教师必须作些努力:首先,让学生做他们能够做的事。一是每篇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让学生根据各人的实际把不懂的弄懂,为什么要不管对象一视同仁地要去识几个同样的字、释几个同样的意?二是板书。它是可以显示学习成果的,应该让学生去提炼,这样,既可以正字练字,又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三是整理作者的档案。四是为课文整理内容提要。一篇课文,学生要掌握些什么内容,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梳理。如果他们理解得不到位、不正确,可通过教师的
3、教学进行修正、补充。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人意识,又在训练中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五是学生作业由学生自己去改。让学生改作业,历来是个有争议的话题。赞成者说可以培养学生能力,反对者说不改作业是极不负责任的表现。但是有些现象倒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比如,学生作文水平怎样提高?是教师改出来的吗?不是,是读出来的,是写出来的。当然,不改作文是不负责任。怎样负责?作文前,提出要求,像字数啦、选材啦、结构啦、表达方式啦,然后让学生写,写好以后,先自改,看是否符合要求,再互改,互相挑剔。最后,师生共同评点。其次,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我在单
4、元教学中,非常注意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一单元5篇课文,我一般精讲一二篇,因为名篇、重点篇目还是需要教师带学生去细细咀嚼品味的。比如像《岳阳楼记》这样的经典作品,没有教师的精讲,学生很难体会到文章的精妙;还有三四篇,则十分注重给学生自学的机会。一篇文章学什么,由学生讨论了确定;目标定好后,怎样完成任务,我跟学生一起设计学习活动。 第二,敏锐的创新力。无论是研读课文,还是上活动课,教师都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觉、情感去体悟,给学生一个自由自在的创新空间。当学生在语文学习时有了自己的真知灼见,有了富于创造性的独特领悟,也便会对
5、语文学习欣欣不已了。举个简单例子,朱自清的散文《春》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我们教师也都把它视为散文精品,与学生一起欣赏其遣词造句的精当、画面描绘的生动、结构安排的严密。在一次语文课上,一个学生说:“老师,《春》的结尾我感到有点不对劲。‘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这说得不错。‘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这也不错。可既然是娃娃、小姑娘,怎么就忽然有了这么一句‘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娃娃和小姑娘一下子有了‘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是不是大突然了,而且‘铁一般’
6、似乎也不是春天的特征,而应该是夏天才对,再说作为文章的结句,前文并没有着墨于‘力’的描写,这一句出来,真是飞天之石。”当时一听,我心里就“咯噔”了一下,是啊,教了这么多遍《春》,我都是把这篇文章当作经典,从来就没有半点对它的异议。今天学生提出这个问题,还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但这是名篇啊,于是我便找出种种理由说这句话的妙处,什么结句收束有力啦,什么前文有突出力量的,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等等,但不管怎么说,学生总不信服,我心里也不踏实。后来一想,学生有这种感悟,就让他去感悟吧,也无伤对课文的理解。这件事给我的触动很大:语
7、文教师应该是很潇洒的,他应该具有一种创新的品质,不死搬教条,不因循守旧,只有具备这种素质才能把语文课上活了,上生动了,上得学生们向往它了。第三,独到的鉴赏力。这里说的鉴赏力,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鉴赏力,而是要有在细微处见不平凡,平常处见奇崛,枯燥处见生动,精妙处见新颖的非常功力。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于平常处见奇崛,于不起眼的细微之处悟出作者的匠心,从而带领学生沉浸到美的氛围之中,品味语词的芳醇。唐代孟浩然的诗《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是一首五言
8、律诗,按照诗歌“起承转合”的结构,写田园的景色和朋友的友谊,字面浅显,平淡无奇。但大家知道,孟浩然的诗是“淡到看不见诗”(闻一多语),是“语淡而味不薄(清代沈德潜语),我们教师的本领就是要在清淡中品深情。邀客者不讲排场,不设盛宴,简简单单,随随便便,被邀者也不客套,一请就到,我们悟出什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