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543464
大小:7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5-16
《九年级物理比热容 热机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比热容 热机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一、比热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进行解释。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通过阅读“气候与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一下“热岛效应”。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要点:(一)、比热容 对于同一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大的吸收的热量多;质量相同时,升高的温度越大,吸收的热
2、量越多。(例如:烧开一壶水比烧开半壶水用的时间长,一壶水吸收的热量多;而加热同一杯水时,达到的温度越高,加热的时间越长,吸收的热量越多。) 探 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提出问题: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否相同呢? 猜 想: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可能不同。 实验器材:两支试管,两个相同的烧杯、两只相同的温度计、铁架台(1个)、水和煤油。 设计和进行试验: 1、将相同的试管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烧杯中装入热水并置于铁架台上加热, 2、将相同的试管放入水中进行水浴加热,温度计(液泡)完全浸入试管中的液体, 3、并每隔30s
3、或一分钟记录一下两只温度计的示数和所经历的时间,记7-8组数据录组数据, 4、分析比较数据并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 不同的物质(水和煤油)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温度升高的度数是不同的.(煤油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高的温度) 说明:在实验中要注意控制变量,那么我们如何控制质量相同呢?如何控制温差相同呢?油和水的质量可用天平称量,实验时记录水与煤油加热的时间用以等效记录试管吸收热量,为了表示不同物质的吸(放)热本领的不同,物理学中引入比热容这个物理量。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
4、(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符号:c 2、定义式: (或) 其中:c--物质的比热容 Q--吸收或出的热量 单位:J m--物质的质量 单位:kg Δt--升高或降低的温度 单位:℃ 根据定义式我们可以得出,比热容的单位为:J/(kg·℃) 3、单位:J/(kg·℃),读做“焦每千克摄氏度” 4、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每种物质的比热容由物质本身决定,它不随物质质量的改变而改变,不随物质吸放热的多少而改变,也不随物
5、质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但当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比热容会发生变化。 例如: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而冰的比热容是2.1×103J/(kg·℃)。 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水的比热容大,质量相同的水与其它物质相比,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其吸收的热量大,所以我们常用水作为传递热的介质。例如:家用暖气使用的是水来作为传递热的介质,汽车里的冷却水等;当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水的温度变化小,所以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而沙漠地区昼夜的温差大。(二)、热量的计算 1、热量的计算: 由此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表达式来计算物质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
6、)热量的多少。注意:Δt是物质在初态和末态的温度差,是“升高了”或“降低了”的温度值,而不是“升高到”或“降低到”的温度值。用t--物质的末温,t0--物质的处温,则Δt可以表示为:Δt=∣t-t0∣。 如果物质吸热,则可表示为: 如果物质放热,则可表示为: 2、热平衡关系式 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时,高温物体将放出热量,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将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若放出的热量没有损失,全部被低温物体吸收,最后两物体温度相同,达到热平衡。则: 二、热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
7、识燃料的热值; 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通过能量转化和转移,认识效率。2、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 利用挂图或模型讲解在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通过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解了解燃料的热值和热机的效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阅读“科学世界现代汽车”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一)、热机 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例如: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都是热机。(二)、内燃机 内燃机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热机。最常见的内燃机是四冲
8、程的汽油机(以汽油为燃料)和柴油机(以柴油为燃料)。1、四冲程: 汽油机在工作的时候,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活塞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汽缸的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 A、吸气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