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场规划与设计

停车场规划与设计

ID:5553955

大小:10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1-13

停车场规划与设计_第1页
停车场规划与设计_第2页
停车场规划与设计_第3页
停车场规划与设计_第4页
停车场规划与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停车场规划与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停车场规划与设计本章简要讲述机动车停车场的分类、规划及设计一、停车场分类1、按停放车类型分:机动车停车场、非机动车停车场2、按停放地点分:路内停车场: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停车场路外停车场:道路红线范围外的停车场3、按服务对象分:专用停车场:各单位内部停车场(供本单位车辆停放)和私人停车场。公共停车场:主要指为社会车辆提供服务的公用停车场。4、按结构分:平面停车场自力行驶停车场立体停车场机械输送停车场二、停车场规划停车场规划是城市交通规划的一部分,其规划成果应提出各停车场位置、容量、面积,前提是进行停车场需求预测。1、停车需求预测<

2、1>产生率模型式中:Pdi—第d年i小区高峰时刻停车需求量;Rdij—第d年i小区j类土地使用单位停车需求产生率;Ldij—第d年i小区j类土地使用量(面积或雇员数等)。在我国的《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中给出了各类用地的产生率。<2>多元回归模型式中:K0、K1…KN—回归系数;各城市的数据可能不一样,应分别确定。xj—与停车需求有关的各种因素的数量,如:就业岗位数、人口数、企业个数、建筑面积、汽车拥有量、交通量等。<3>基于停车与车辆出行关系的出行吸引模型即:建立出行吸引和产生量与停车辆间的关系模型(也是一种回归模型),出行吸引、产

3、生量及分布可通过交通规划时的预测得出。此模型得出的是日停车需求量,再由停放高峰比率和停放周转率,即可获得停车需求车位数。2、停车场布置原则停车位需求量由路内、路外停车场共同提供,二者之间应设置合适的比例;另外一部分由配建停车场供应。<1>路内停车地点选择①交通性干道禁止路边停车。②纵坡>4%的街道不宜设路边停车场。③不准设置路边停车的地点:人行道、桥梁、隧道内不准设置,人行横道、交叉口、车辆进出口、停车标志、让路标志、公交站点、信号灯前后一定距离内不准设置。④在住宅、商务办公区、商业区的非交通性道路上,宜尽量安排路边停车空间。⑤路内

4、停车不能影响道路车辆的正常运行(不应出现拥堵),同时考虑教材中表12-10中的要求。选择时可采用“排除法”,先把不宜、不准停车的地点、街道划出,其余街道、地点视需要划为停车点。<2>路外停车场布置原则①依据需求量均衡分布,以分散多处布置为好,每个容量可小一些;专用停车场应紧靠单位。②可考虑向空间和地下发展布设停车场,充分利用高架桥下的空间。③停车场的出入口最好面向次要道路,无法避免时,应远离交叉口。④停车步行距离要适当。国外以200m为宜,我国达不到,但以400~500m以内为宜。3、停车场面积规划根据停车需求车位数和单车的停车面积

5、确定。单车停车面积与车型、停放方式和进出车位方式有关,以停车需求量的预测标准车型为设计车型,先拟定一种停放方式和进出车位方式,按教材中表12-2、12-9查得单车停车面积。三、路内停车场设计主要是确定停车方式,根据停车方式确定停车带宽度,其设计车型为占比重最大的车型。停车方式:平行式、垂直式、斜放式停车方式的选择与道路宽度、设计车型、停车需求量有关。我国多采用平行式或垂直式。四、路外停车场设计1、设计车型:以占比重最大的车型为设计车型,其他车型适当考虑。2、车辆停车方式及进出车位方式3、停车带、通道宽度确定停车带:与停车方式、车辆宽

6、度、车身长度、车间距离(包括纵、横两方面宽度)有关。通道宽度:与停车方式、车辆宽度、长度、车辆性能(最小转弯半径)有关。一般采用调查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具体数值参见教材中表12-7。4、其他有关规定<1>停车场内坡度一般应为2%~4%。<2>通道与停车场出入口的纵坡一般不宜大于8%,最小平曲线半径不宜小于13m。<3>场内行车宜采用单向行驶路线。<4>出口个数应随停车场规模的增大而增多。停车位数大于50辆时,应设2个出入口,大于500辆时,应设3~4个出入口。<5>出入口应尽量分开设置,且净间距应大于10m;合并使用时出入口宽度

7、不得小于7m,单向时不小于5m。<6>车辆进出停车场应采用“右进、右出”方式,即不准左转进出停车场。<7>出入口视距应得到保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