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四桥(复兴大桥)施工组织设计.doc

钱江四桥(复兴大桥)施工组织设计.doc

ID:55536380

大小:5.50 MB

页数:196页

时间:2020-05-16

钱江四桥(复兴大桥)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钱江四桥(复兴大桥)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钱江四桥(复兴大桥)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钱江四桥(复兴大桥)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钱江四桥(复兴大桥)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钱江四桥(复兴大桥)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施工方案总说明1.1工程概况杭州市钱江四桥(复兴大桥)位于钱江大桥下游4.3公里,南星桥第一码头上游约200米处;北端通过复兴立交桥与杭州市已建的中河高架路相接,全长1376m。南端与滨江区中兴立交桥相连,构成了一条连接杭州市中心与江南滨江新区的最便捷通道。是杭州市第一座跨钱塘江的城市桥梁。该桥的建设,对缓解钱塘江大桥的交通拥护状况,完善城市道路网建设,沟通两岸的联系,加快两岸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南岸的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钱江四桥主桥土建施工分二个合同段,其中第1合同段全长732.5m,起讫桩号为K0+1

2、90.133~K0+922.633。1.2桥址区域自然条件1.2.1气候与地形地貌1.2.1.1气候杭州市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北缘,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交替显著,有一些明显的特殊气候现象:如寒潮、雾、梅雨、台风、春秋季低温、干旱等。(1)日照:平均日照时数为1800~2100小时,平均年日照百分率为41~48%,每年最高的7、8月份,日照时数在220小时以上,冬季一般在120~150小时以下。(2)气温:常年各地平均气温15.3~17.0℃,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3.0~5.0℃,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4

3、~28.9℃,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7~15℃(如1966年1月24日为-10.5℃),极端最高气温为38~43℃(如1930年8月10日2为42.1℃),冬季土层冻结深度为20~30cm,基本雪压0.4KN/m,冬季最大积雪厚度23cm(1997年),年平均结冰日数为39.5天。(3)湿度:年相对湿度80%左右,月平均相对湿度以夏季最大,冬季最小,总的来说各地相对湿度变化都不太大。(4)降雨:杭州市平均年降水量在1100~1600mm,各地平均年雨日为150~160天,年最大降雨量2356.1mm(1954年),年最小降

4、雨量954.6mm(1967年),降水以春雨、梅雨(4~6月)、台风雨(7~9月)为主,月最大降雨量为514.9mm(1954年5月)。(5)风况:7~8月份杭州常受太平洋台风影响,带来狂风暴雨,台风侵袭本流域每年约有2~3次。杭州气象站实测最大风速28m/s(1967年8月),风向为ESE,春季及冬季多北风,汛期多东南风,最大台风达12级,风速34m/s。基2本风压0.35KN/m。1.2.1.2地形地貌钱塘江为浙江省内第一大河,发源于安徽省休宁县六股尖,经新安江、富春江两大水库调节后,从西南向东北方向穿过杭州市区后

5、,流向东部杭州湾海域,2干流全长494km,流域面积54349km。杭州地处杭嘉湖平原的西南部,位于钱塘江西北岸,处于低山丘陵与平原交接带,其西南部为低山丘陵地形,北、东、南三面为堆积平原。桥址北岸为南星桥将台山、凤凰山北麓的近山前地带。现有临江海塘白塔岭至三堡船闸段防洪潮标准水位按500年一遇预留,结构按100年一遇设计,并于1998年建成,堤顶高程为10.05m,挡浪墙顶高程为11.05m,现临江海塘为杭州市市区防洪确保线。四桥南岸原防洪堤为南沙支堤。1998年开始,根据规划堤线修建标准海塘,按百年一遇标准设计,堤

6、顶高程为9.87m,挡浪墙顶高程10.52m,南岸标准海塘是杭州市滨江区及萧绍平原的防洪屏障。两岸地势基本平坦,地面一般高程6.00~8.00m,桥址处江面宽度约1130~1160m,河槽宽浅,勘察期水深一般3~7m,由北岸至南岸渐深,河床底面高程在水流冲刷,尤其是洪水的冲刷作用下处于动态变化中,一般在-1.0~2.0m。1.2.2水文及航道本桥位的上游约3.4公里是闸口常设水文站,下游约13.1公里有七堡水文站。1.2.2.1泾流特征:钱塘江流域位于东南风活动地区,流域年降雨量一般为1100~1600mm,雨量充沛,

7、四季分明,每年三月至六月梅雨季节的泾流占全年的57%,七月至九月份占全年的21%,十月至次年二月枯水季节占全年的22%。每年七月至十月为台风期,当台风袭击时,常伴有大风暴雨,以致发生增水,若与大潮汛相遇,将会出现特高潮位。经对闸口、七堡水文站多年资料分析,本河段高潮位均发生在每年的四月至十月。深泓线遍及整个断面,但2/3的最深点和主槽集中在离北岸200~400m和700~1000m处。1.2.2.2潮汐特征:钱塘江涌潮举世闻名,近几年来由于河道进一步整治,下游河道主槽趋向顺直,主流偏北,涌潮较前几年为大。本河段七月份前

8、后低潮位最低,八、九、十月份高潮位最高。闸口站年最高高潮位高程7.56米(1974年8月),历年最低低潮位高程1.19米(1954年8月),最大涨潮差2.98m(1973年7月),最小涨潮差0.01米。平均涨潮历时1小时33分,平均落潮历时为10小时52分。潮流为往复流,流向与桥址断面垂直线夹角小于10°的百分比为:涨潮占89~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