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开放题”专题讲座专题辅导.doc

初中物理“开放题”专题讲座专题辅导.doc

ID:55535640

大小:5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16

初中物理“开放题”专题讲座专题辅导.doc_第1页
初中物理“开放题”专题讲座专题辅导.doc_第2页
初中物理“开放题”专题讲座专题辅导.doc_第3页
初中物理“开放题”专题讲座专题辅导.doc_第4页
初中物理“开放题”专题讲座专题辅导.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开放题”专题讲座专题辅导.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开放题”专题讲座北京史兆华利用开放的形式考查同学们探索精神、创造意识和探究能力,是近几年考试的热点。开放性试题的特点是问题中的情景与生活、社会、科技密切相连,问题的提出以及解决的过程、所获得的结果都具有灵活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在思考和解决这类问题时,除了要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外,还要更多地联系身边的事物,更多地去感受和体验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同时还要更多地留意结果的合理性和可能性。一、解题策略开放型其特点是:解答方式不统一,方法多样化。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异曲同工”。例1已知空气可以传播声音,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证明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请写出实验所需要

2、的器材、实验步骤以及实验分析与结论。要求设计的实验其有可行性,要符合安全原则。(1)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分析与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要求同学们围绕“固体能够传播声音”展开探究,着重考查同学们的科学探究能力。解题时先要明确实验目的,再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要注意运用控制变量法,概括结论要注意结论的科学性。另外,本题由于选择的器材、实验方案不同使本题具有开放性,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验方案,自选器材

3、进行解答,答案全方位开放。方法一:(1)实验器材:大广口瓶、橡皮塞、小闹钟。(2)实验步骤:把小闹钟调至响铃状态,然后轻放于大广口瓶中,听小闹钟的铃声,要求能听到明显的铃声。用橡皮塞盖在大广口瓶的瓶口上并塞紧,要求不漏气。然后,再听小闹钟的铃声。(3)实验分析与结论:瓶内空气与瓶外空气完全被大广口瓶和橡皮塞隔离,如果第二次仍能听到小闹钟的铃声,则可证明听到的铃声是通过大广口瓶和橡皮塞传播出来的,即固体也能传播声音。方法二:(1)实验器材:白纸、铅笔、长条桌。(2)实验步骤:同学甲在长条桌的一端用铅笔在白纸上用力均匀地写“一”,同时同学乙在桌子的另一端把耳朵

4、贴在桌面上听声音,重复几次实验,都可以清楚地听到写“一”时的声音。同学乙将耳朵离开桌面(注意调整耳朵与笔的距离,保证与上几次实验相比,耳朵与笔的距离相同),同学甲在相同条件下继续写“一”,重复几次实验,都听不到甲在白纸上写“一”的声音。(3)实验分析与结论:在相同条件下,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得到声音,在空气中则听不到声音,说明听到的声音是通过桌子传播的,即固体可以传播声音。例2(2020四川广安)广安地区的七、八月份属高温天气,又正值农村冬季蔬菜栽种季节,当菜苗栽上后,很容易因蒸发过快而失水干枯,不易成活,农民常用一些树叶、树枝遮盖在新栽菜苗上并洒上水,使菜苗

5、不致干枯,请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说明这种做法的道理(说出两条即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结合身边的事,考查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上气体的流速;蒸发有致冷作用。解答本题应从以上两个方面加以考虑。答案:(1)用树叶、树枝遮盖在新栽菜苗,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使菜苗温度不至于太高,减少菜苗水分蒸发;(2)用树叶、树枝遮住菜苗,使菜苗表面空气流动减慢,减少菜苗水分蒸发;(3)洒水

6、后,水蒸发吸热,从而降低环境温度,减少菜苗水分蒸发。二、待求结论开放型其特点是:结论不唯一,答案形式多样化。例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第一组同学依次把点燃的蜡烛、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但是,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请你帮他们找出一个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二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第一小组第二小组凸透镜焦距/cm1414141416161616

7、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2030406020304060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4726221880342722像的正倒倒立倒立倒立倒立倒立倒立倒立倒立请分析以上数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写出两条即可)解析:这里主要考查同学们分析、排除故障的能力以及分析数据概括结论的能力。要求我们对各种可能的故障原因以及各个实验结论做多角度的分析与思考,这是实验探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分析数据时,常用到“控制变量法”,如:对于同一种凸透镜焦距相同,物距由20cm变大到60cm时,像距从47cm变小到18cm,由第二组实验也可发现此规律;比较第一组第1列与第二组第1列数据可知

8、,当物距相同(20cm)时,焦距越长,像距越大等等。答案:(1)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