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复习:中国的地形、气候

2012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复习:中国的地形、气候

ID:5553474

大小:34.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12-18

2012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复习:中国的地形、气候_第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复习:中国的地形、气候_第2页
2012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复习:中国的地形、气候_第3页
2012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复习:中国的地形、气候_第4页
2012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复习:中国的地形、气候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复习:中国的地形、气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2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复习:中国的地形、气候第46讲中国的地形、气候【考点整合】【要点热点探究】探究点一中国的地形1.地形的总体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下降;地形复杂多样,区面积广大。2.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⑴三大平原的位置和地形特征:①东北平原: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组成,分布于大、小兴安岭与长白之间,包括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各一部分。是中国最大的平原,海拔多200米以下;地势坦荡,黑土广布,多沼泽地。②华北平原:由海河平原、黄淮平原组成。是中国第二大平原,海拔多在0米以下,地势平坦,多黄土。③长江中下游平原:由江汉平原

2、、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长江三角洲组成。中国第三大平原,呈东西狭长形,地势低平,河湖密集,呈水乡特色。3.中国地震带和火的分布:⑴地震分布地区:①东南部的台湾、福建广东沿海;②汾渭断裂带、太行沿线、京津唐和渤海沿岸;③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西部、云南中南部和x藏;④西北的河西走廊、六盘和天南北。⑵火分布地区:①内蒙古高原南部;②东北地区地;③台湾、海南岛等地。例1(2011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三教学测试二,20114)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⑴-⑵题⑴该地所在的地形区是A横断区B三江平原江汉平原D黄淮平原⑵对该地区的叙述

3、,正确的是A伏旱明显B春旱严重水能丰富D黑土广布答案:⑴⑵A【变式训练】(2007年高考江苏卷地理)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某一纬线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⑴~⑵题。⑴该地区主要位于我国()A.西北地区B.东北地区.华北地区D.西南地区⑵甲地所属的自然带是()A.热带雨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命题意图: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是提高地理能力的前提。如果不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地形特点和我国自然带分布概况,就不能成功得分。解析:甲地形区西侧的地形特点是河相间、纵列分布,平均海拔约4000米,属第

4、一级阶梯,是我国横断区;甲地形区平均海拔约00米,有地形崎岖的特点,属第二阶梯,是四川盆地。甲地地处秦岭-淮河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自然带应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答案:⑴D ⑵B 探究点二中国的气候1.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⑴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①特点:南热北冷,南北温差大,东部地区最为突出。②成因:纬度跨度大,冬季北方正午太阳高度低,昼长较短;冬季风受岭重重阻挡,对南方地区的降温作用远远小于北方。⑵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①特点:南北温差小,全国普遍高温。②成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获得热量多;南方虽然太阳高度大,但北方

5、纬度高,白昼时间长,缩小了南北太阳辐射差异。2.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⑴特点: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⑵成因:①我国东南临海,西北深入亚欧内陆,使得我国的水循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弱;②夏季风受重重岭的阻挡影响程度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小。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大致以大兴安岭—阴—贺兰—巴颜喀拉—冈底斯一线为界,习惯上,把该线以东、以南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而把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我国冬季风势力强大,全国除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云贵高原、台湾和海南岛等地因为岭重重阻挡,几乎不受冬季风的影响外,

6、其他广大地区都受冬季风的影响。由此可见,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并使南北温差增大。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包括从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夏季风温暖、湿润,所到之地,降水普遍增多。但其势力弱,发展慢,影响的时间短,特别是控制北方的时间更短。.气候的主要特征: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例2(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下图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读图完成⑴~⑵题。⑴图中E、F两地气候风险度

7、分别可能为A000B03000003D03003⑵导致E、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A大气环流、地形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地形D海陆位置、河网密度⑶若图示地区气候变暖,以下四地中风险度降低最明显的是AEBFGDH命题意图:试题以“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为材料,突出考查考生获取图中信息,综合分析我国不同地区气候的影响因素。试题立意于主干基础知识,但材料及其呈现形式新颖,设问角度独特,能较充分地考查出学生的实际能力。解析:⑴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图中E地位于两条等值线中数值偏小的闭合等值线内,则E地气候风险度属于(02

8、,04),F地则位于数值偏大的闭合等值线内,则F两地气候风险度属于(04,06),结合四个选项,B项满足条。⑵E地气候风险度小于F地,E,F两地纬度位置接近,E地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