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441319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5-13
《数学(心得)之创设愉悦情境 激发学生活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数学论文之创设愉悦情境激发学生活力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在课堂情境下学习可以使个体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激起积极的情绪,促进学生的潜能发展,从而使学习者更好的利用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同化”、“顺应”,从而达到一定意义上的建构。 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把教材中的知识点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进行组织再创造,创设有针对性、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
2、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愉悦情境,把知识赋予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活力,达到掌握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能的目的。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生动有趣,或富有新意,或悬念重重的情境,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主动进入学习状态。在情境中导入新课,让学生对一堂课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在问题情境中导入新课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些问题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
3、。”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创造性的把书上的“。”转变成“?”,把“?”溶于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遇到问题,促使学生努力去思考问题,探究问题。 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这样设计:请学生拍手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四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每人有多少?学生很快拍两下,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每人有多少?许多同学就难住了,有的同学只作一下拍手的手势,问他什么意思,他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们能把你心中半个月饼在黑板上表示出来吗?此时,学习分数成了学生自身的愿望。 2、
4、在故事情境中导入新课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去积极探索,才能积极的提出问题,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变苦为乐。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兴趣,结合知识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引出知识。 例如在教学《商末尾有零的除法》时,可运用多媒体创设“八戒分桃”的故事情境:一天,猪八戒带着20只小猴子到果园去摘了70个桃子,然后对小猴子们说“70个桃子你们20只来分,每只分3个,剩下一个就给俺老猪吧。”他怕小猴子们不相信,就列了一道算式(7÷2
5、=3……1),小猴子们信以为真,就各自拿了自己的桃子高兴地吃开了。直到孙悟空赶来,才戳穿了八戒的骗局。同学们,你们知道聪明的孙悟空是怎样发现八戒的骗局的吗?这样引入新课,使原来比较枯燥的计算题教学富有了童趣,使学生兴趣浓厚,注意力非常集中的主动去研究商末尾是0的除法计算方法。 3、在悬念情境中导入新课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认知规律创设悬念情境,增加数学知识的神秘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自觉地去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使情、知交融达到最佳状态。 例
6、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老师可先写出一个数“435”,让学生计算判断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接着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一个多位数,先计算一下能不能被3整除,然后来考考老师,老师不用计算就能迅速判断出哪些数能被3整除,哪些数不能被3整除。这时,教室里气氛十分活跃,大家似乎都想来考倒老师,老师对学生所报的多位数都能快速准确地判断出是否能被3整除,学生感到十分惊讶,想老师一定有什么秘诀。此时,掌握新知便成了学生最大的愿望。 4、在联想情境中导入新课 联想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基本方法,合理的想象往往是命题成立的前奏曲。如在进行“圆住的体积
7、”教学前,先复习长方形、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再引导学生找寻这两种形体在体积的计算上的共同之处——都可以用底面积乘以高来计算。这时教师拿出圆柱体让学生想象圆柱的体积应该怎样求?学生分别发表自己的见解,即由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用底面积乘以高来计算想到圆柱的体积也可以用底面积乘以高来求。教师在肯定了学生善于联想的学习方法后接着指出想象还需要科学的验证,从而导入新课——通过实验来证明圆柱这样的直柱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以高来计算。 二、创设情境探究知识 1、紧扣知识“生长点”,创设认知情境。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知识时
8、,要设法创设学生认知过程中的新旧冲突,要善于抓住新旧知识的“生长点”,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并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要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创设认知情境,使学生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