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渡荆门.doc

归园田居\\渡荆门.doc

ID:55431651

大小:3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13

归园田居\\渡荆门.doc_第1页
归园田居\\渡荆门.doc_第2页
归园田居\\渡荆门.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归园田居\\渡荆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0.诗四首赏析1.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主题:表达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诗人在南山下种豆,“草盛豆苗稀”,很显然他不善于种田,但是早出晚归,不辞劳苦,在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裳,而他毫不在意,说“但使愿无违”。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但是把这首诗和作者其他的诗结合起来看,

2、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陶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在雕琢诗风弥漫文坛的魏晋时代显然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钟嵘的《诗品》仅把陶诗列为“中品”。陶诗朴质的风貌实际上开启了隋唐诗风的先河。这首诗朴素如随口出,“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之语不见丝毫修饰,平淡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的艺术特点。1.表现自己不辞劳苦种作的诗句是。2.“但使愿无违”中的“愿”具体指什么?3.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

3、,从内容看诗人很不善种田,但是非常勤劳。分别写出相关诗句。(1)不善种田:(2)不辞劳苦:4.诗的“但使愿无违”意思是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根据你对诗人的了解和所学的其他作品,谈谈“意愿”的含义。35.这首诗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6.全诗通过躬耕夜归这个小小的生活片段,表现了什么深刻的思想?2.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主题: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此诗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首联

4、:随着船的移动,两岸的景色像画卷一样展开、变换。作者很自然地描绘了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颔联: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地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颈联通过两幅美丽的画面来形容江上的美景,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写夜间的风景;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写黄昏的风景。这么美的景色,真让人陶醉!尾联:“应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却突然一转,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

5、叹,还是故乡的水好啊,把我的船送到万里之外,还不忍分别。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将全诗用一根无形的线收束在一起,余音袅袅。全诗运古诗浑壮豪放的气势于声调格律之中。首联叙事,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时空广阔,写景有灵动之感,情韵悠长。对“送别”的不同理解:这两个字历来解释不一:一说指江水送自己离别蜀中,一说赠给送别的友人。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一○)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唐汝询《唐诗解》疑“送别”二字为衍文。1.这首诗写景的句子有。这是按的顺序写的。全诗融情于景,抒发诗人的情感。32.点明

6、全诗主旨的句子有,。3.首联交代了和。4.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首联侧重,颔联颈联着意,尾联却突然一转,由欣赏美景转入最后的。其中最能体现他对故乡依依不舍之情的一个字是。5.此诗想象奇特,颈联描绘了两幅美丽的画面,第一幅是,第二幅是。6.“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7.赏析“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8.“山随平野尽”中的“随”,“江入大荒流”中“入”好在哪里?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