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429974
大小:7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13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与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与反思”撰写要求及模板 培训期间,学员需按时提交一篇“教学设计与反思”,具体要求及模板如下:要求:1.必须是原创,抄袭将记“0”分。2.内容和格式必须与教学设计与反思模版要求相符合。注意事项:1.请将模版复制下来,然后在word中进行编辑,注意要删除内容说明(蓝色部分),完成后再网上提交。为了保证辅导老师能清楚批阅大家的作业,请将内容全部粘到页面上,不要以单一的附件形式上传。2.如教学设计与反思中用到图片,上传到编辑器时不能直接粘贴,必须用插入的方式,如图: 模板:基本信息课题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
2、课文中的第一篇《伯牙绝弦》作者及工作单位河南郑州市 巩义孝义孝南小学李红丽 教材分析《伯牙绝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课文中的第一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走近艺术,感受艺术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选自《列子·汤问》,故事荡气回肠、耐人寻味。伯牙喜欢弹琴,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伯牙把感情溶进乐曲中去,用琴声表达了他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情操,以及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之间的智慧,琴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钟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与他产生了共鸣。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伯牙的
3、心意。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道:“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上再没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他,“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学情分析本文是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学生初次见识文言文是五年级下册的《杨氏之子》,对于文言文的特点和理解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4、。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有了自学能力,能独立识字,能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了解文言文的大意,并能就某个方面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读懂课文,能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2.朗读课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谊。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词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感受艺术的美好。教学难点: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学案自学 二
5、、小组合作三、班级展示四、质疑探究五、自悟自得六、达标测评一、课前检查自学情况 二、导入,巡视指导 三、点评总结,引导理解“念、志”异字同义,“善”一字多义,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四、解惑探究“伯牙除志在高山、流水,还会志在什么”五、总结收获六、检查测评 一【学案自学】1.“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熟悉的表达方式说)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这句话中“念”的意思是什么,伯牙“念”了什么?(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并说说你的体会。)“得”的意思是什么,钟子期又“得”了什么?(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并
6、说说你的体会。)(学法指导:1.借助注释;2.查找资料;3.联系上下文。)3.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学法指导:借助注释,查找资料理解每一句的意思)4.在自学课文的过程中,我产生的疑问是:二【小组合作】分小组讨论交流学案自学内容,小组长总结答案,并归类疑问。 三、【班级展示】1.展示小组合作成果。(重点展示自学中的1、2、3题)学法指导:读句子---讲句意---谈感悟---读出情感2.诵读课文 四、【质疑探究】探究各小组归类好的疑问,和学习课文中生成的问题。小练笔.(倾听音乐《高山流水》)伯牙志在,钟子期曰:“,.”五、
7、【自悟自得】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从课文内容、人物品质、古今交友的名人名句,关于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的诗文来谈)六、【达标测评】读一读,说说句子的意思。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2.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一、养成自学的习惯 二、 合作交流,梳理自学中的疑问三、理解词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感受艺术的美好。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四、养成大胆质疑的学习习惯五、体会收获快乐六、检测学习情况板书设计伯牙绝弦
8、伯牙钟子期善鼓琴善听念知音得绝弦死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采用1、自评,2、互评,3、师评的平均分: 课前学案自学20分;课堂表现40分;小组合作10分;测评作业20分;反思作业10分。教学反思 在备课过程中,我认为根据教材让学生读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教师再对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讲一讲,本课的教学任务就完成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