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若”的用法.doc

虚词“若”的用法.doc

ID:55427871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12

虚词“若”的用法.doc_第1页
虚词“若”的用法.doc_第2页
虚词“若”的用法.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虚词“若”的用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虚词“若”用法例析 “若”这个词在文言中常作代词、连词和动词,现简要归类分析如下。一、作代词“若”作代词时,常用作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如:1、若入前为寿。(《鸿门宴》)2、若属皆且为所虏。(同上)3、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4、若毒之乎?(《捕蛇者说》)5、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之死》)有时,在充当定语时,译为“你的”。如: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有时还可以当指示代词,译为“如此”。如: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二、作连词“若”作连词时常表假设

2、,译为“如果”“假如”等。如:1、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同上)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同上)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同上)5、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6、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7、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同上)有时用在一句话开头,表示另提一人、一事或一个话题。常译为“至于”。如: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三、作动词“若”作动词时常用在表示类比

3、的两事物中间,译为“像”“像……一样”。如:1、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2、群臣进谏,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3、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4、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勾践灭吴》)5、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登泰山记》)6、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齐桓晋文之事》7、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同上)8、居则忽忽,若有所亡。(《报任安书》)有时,用于比较两个人或两个事物,译为“如”“及”等。如: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廉颇

4、蔺相如列传》)2、“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庄暴见孟子》)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奕秋》)4、为是其智弗若与?(同上)四、作助词“若”有时作形容词词尾。译为“……的样子”。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氓》)有时,用作事物名称。如:搴汀洲兮杜若。(《湘夫人》)“杜若”,香草名。五、作复词“若”可以与一些词结合成复音虚词。主要有两个:1、若夫“若夫”一般用于语段开头,引出下文议论,可译为“像那”“至于那”等。如:(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2)若夫乘天地之正

5、,而御六气之辨。(《逍遥游》)2、至若“至若”的用法与“若夫”一样,也可译为“至于那”。如: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岳阳楼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