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学案设计.doc

桃花源记教学案设计.doc

ID:55427087

大小:5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12

桃花源记教学案设计.doc_第1页
桃花源记教学案设计.doc_第2页
桃花源记教学案设计.doc_第3页
桃花源记教学案设计.doc_第4页
桃花源记教学案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桃花源记教学案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桃花源记》教学案设计学习目标:1.朗读、背诵课文。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4.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5.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第一课时一、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简介:1、关于作者陶渊明:陶渊明,名,字。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别号。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丑恶,41岁时弃官回乡,归隐田园,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

2、位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2、关于作品:《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是陶渊明所作的《桃花源诗并记》中的“记”。此文包括“记”和“诗”两个部分。“记”是“诗”的序言,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是对所记的桃源世界的歌颂和赞美,并对桃花源社会作了一些补充。两者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为作者所向往的理想社会。3、关于写作背景:本文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军阀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当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深知无法改变现状,也不愿干预

3、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二、完成预习任务:1、辨明字音:阡陌()遂迷()骥()郡下()诣()2、辨明字形:阡()怡()髫()缤()歼()贻()髻()滨()忏()殆()鬓()殡()3、辨析多音字:间隔()语云()舍船()衣着()便要还家()房间()语文()屋舍()着火()不要()三、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了解课文大意。1、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反复诵读全文。(要求:①句读分明;②节奏合理;③语速适中,④ 语句流畅。)2、整体感知

4、课文内容,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相互讨论,学习字词,根据教师指导、点拔.对照注释,理解课文。(注意重点词语的解释。)3、补充注释:为业:靠……谋生。缘:沿。夹岸:夹着溪流两岸。杂:别的。鲜美:鲜艳美丽。舍:舍弃,放弃。平旷:平坦开阔。属:类。悉:全。所从来:从哪儿来。咸:都。问讯:打听消息。先世:祖先。妻子:妻子儿女。邑人:同乡人。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焉:于之,从这里。间隔:断绝了往来。皆:都。叹惋:感叹,惋惜。延:请。不足:不值得。既:已经。志:做记号。诣:拜见如此:像这样。遣:派。欣然:高兴地。四、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复述。1、可以完全用自己

5、的话来复述,并插进一些话,使整个故事连贯起来。2、根据课文内容,利用想像,合理补充一些细节,使故事情节更加丰腴。五、小结1.古今词义。鲜美:古义:(芳草鲜美)今义:交通:古义:(阡陌交通)今义:妻子:古义:(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今义:绝境:古义:(来此绝境)今义:无论:古义:(无论魏晋)今义;2.一词多义舍:便舍船 : 寻:寻向所志: 屋舍俨然 : 寻病终: 志: 处处志之 :  寻向所志:为:捕鱼为业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不足为外人道也六、布置作业1、课后习题第二题。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分析文章的内容。二、课文分析1.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2

6、.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节)第二部分(第2~3节)第三部分(从第4~5节)3、研读课文:①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讨论并归纳:②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讨论并归纳:③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讨论并归纳:④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讨论并归纳:⑤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讨论并归纳:⑥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讨论并归纳:⑦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讨论并归纳:⑧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讨论并归纳:⑨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

7、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讨论并归纳:三、组织学生讨论:(一)感受桃花源的美丽   1.桃花源美在何处? 2. 教师小结:(二)感受桃花源幸福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   桃花源神秘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桃林神秘:山洞神秘:林中人神秘:结局神秘:(四)拓展延伸:讨论   1.桃花源这一人间乐园能找到吗?   ()   2.陶渊明为何要虚构?联系当时社会现实思考   ()   3.有人说陶渊明定作《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四、小结: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

8、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