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和9的认识》说课稿.doc

《8和9的认识》说课稿.doc

ID:55405413

大小:3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12

《8和9的认识》说课稿.doc_第1页
《8和9的认识》说课稿.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8和9的认识》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8和9的认识》说课稿标云岗小学肖玉梅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8和9的认识》。下面我将从七个方面来说明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一、说教材《8和9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7以内数及相关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编排与前面6、7的认识基本上一样,只不过比认识6、7的要求稍微高些。通过主题图,摆圆片、计数器、直尺图等让学生理解7后面的一个数是8,掌握顺序,然后用点子图作直观材料让学生比较大小。无论是认识数还是比较数的大小,数的组成都是建立在直观形象的基础上

2、逐步抽象概括得出的。二、说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数数量是8和9的物体个数,会读、会写数字8和9。2、使学生懂得8和9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3、培养学生有序地看图,数数的方法以及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图意的能力。三、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虽8和9的组成,教学难点是8和9的序数与基数的区分。四、说学情分析教学本节课前,学生已经认识了7以内的数,对于数的含义、顺序大小、组成等有了一些学习经验,也具有了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会用简单的数学语言表达图意

3、,并具有一定的小组学习经验,这些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和能力基础。五、说教法根据学情分析及一年级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特点,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演示操作法。教学中,我借助自制教具的直观演示,为学生认识8和9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并通过学生对学具的操作,让学生在静态和动态中观察、感知,形成表象,把理性认识数化在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过程中,有助于思维过程由具体形象到抽象概括的转化。2、启发谈话法。在教具的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过程中,用富有启发的谈话和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动脑动口逐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3、练习法。本节课

4、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如:对口令、做游戏等帮助学生熟练掌握8和9的组成。六、学法及能力的培养1、通过对主题图、计数器、直尺图等的观察,使学生初步学生有序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2、通过学生摆圆片,让学生从学具中数出8、9个小圆片摆一摆,鼓励学生摆出不同图案,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创新思维的能力。3、通过说一说,议一议等,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七、说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首先是语言激趣: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漂亮的图片,同学们想不想欣赏一下?这样一来,既打通了生活的无形屏障,又

5、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情投入到学习当中,随后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发现哪些物体的个数也可以用8或9来表示,使学生更进一步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8和9在生活中应用很广,究竟它有什么奥秘?同学们想知道吗?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8和9的认识。问题悬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同时顺水推舟引出课题。第二环节:合作探究,体验感悟第一层:教学基数8和9的认识,主要设计了观察主题图,摆圆片两个活动。第二层:教学8、9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在这里我主要是借助计数器、直尺

6、图、点子图帮助学生认识9以内数的顺序及大小。第三层:教学8和9的序数含义。首先,出示小动物要开运动会的画面,指8或9位同位带上自制的小动物头饰到台前按顺序排好,之后请同学们数一数,一共来了几只小动物?从左边起,小猴排第几,小兔排第几?之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游戏,这一层次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创设情景,巩固理解序数含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爱学。第四层:教学8和9的书写。主要通过老师范写,学生说书写时该注意些什么,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第五层:教学8和9的组成通过学生操作,将8个或9个五角星分成两堆,既重复也不要遗

7、漏,同桌两人合作,一边分一边把分后的结果记下来,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及合作精神。第三环节:巩固运用,提高认识在这环节中通过猜一猜、对口令、游戏等多种形式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呈现生活情景进行练习,巩固新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生活处处有数学”的理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中,强化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数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