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炭疽病的细菌学诊断.pdf

家畜炭疽病的细菌学诊断.pdf

ID:55400409

大小:101.89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5-15

家畜炭疽病的细菌学诊断.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家畜炭疽病的细菌学诊断.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口兽医临床家畜炭疽病的细菌学诊断徐宁(辽宁省重大动物疫病应急中心沈阳110000)1检验材料的采取至6O℃30分钟,杀死无芽孢的细菌,然后吸取0.5病畜生前可采取静脉血液,如为痈型炭疽时,可毫升接种于琼脂平板上进行分离培养。被检材料如抽取水肿液,疑为肠炭疽时可采取带血粪便进行检果是皮毛、骨片等物时,则可用倾注培养法,即将约l验。疑为炭疽死亡的动物尸体,应先自末端血管采血克的被检材料放在灭菌平皿中,然后倾入lO15毫涂片镜检,进行初步诊断,必要时再做局部切口采取升融化的琼脂培养基,摇荡均匀待琼脂凝固后培养小块脾脏,然后将切口用浸透0.2%升汞的棉花或纱24小时。如被检材料中含

2、有较多的无芽孢的杂菌时,布堵塞。取自尸体四肢或耳尖的血液或脾髓的涂片,也可将材料制成乳剂在加温30分钟后再行培养。待其自然干燥后,置于无菌试管中,小块脾脏放入4串珠试验30%甘油生理盐水的试管中,试管口要用蜡密封。如据报道,将炭疽杆菌培养于含有青霉素的培养死亡时间较长,尸体可能腐败时,可用细绳向上一侧基中,经一定时间后,可见炭疽杆菌在青霉素的影响的耳朵在耳根部结扎两道,由中间割下耳朵,用浸过下,菌体膨大呈圆形球状,菌体均匀排列成串,称串5%石碳酸的布片包裹,或装于广口瓶中。炭疽杆菌在珠试验,以后列为炭疽杆菌与类似菌鉴别方法。其试长骨的骨髓中生存的时间长,因此从腐败的尸体或验

3、方法较多,一般是将检查的培养物或病料乳剂,用掩埋已久的尸体采取病理材料时,可采取长骨,用浸白金耳分别接种于每毫升含青霉素0.5国际单位和过0.2%升汞或5%石碳酸的纱布或布片包裹,再包以0.05国际单位的琼脂平板上,用灭菌曲玻棒涂于平油纸,送往实验室检验的病例材料应装入严密的容板表面,于37℃培养3—4sj,m-j-后,加以盖玻片,置器中再装于铁皮盒或木箱中方可寄送。500倍左右显微镜下观察,若为炭疽杆菌,则在这种2显微镜检查平板上菌体发育成圆形、长链,形成串珠状。镜检病畜生前的血液标本,常不能得到阳性结5y一噬菌体裂解试验果,因炭疽杆菌只在病畜临死前4~20多个小时才出有

4、人用特异性的,只能裂解炭疽杆菌的一噬现于血液中,且菌数很少。实验证明,病畜于死前6—7菌体,进行炭疽杆菌与类似菌的鉴别。方法是先将被小时,开始在血液中出现少数炭疽杆菌,几个视野中检的脏器乳剂与分离菌的肉汤培养物均匀涂抹于普只能见到1-2个菌,但至死前1—2小时菌数增多,每通琼脂平板上,待表面稍干燥后,于其中心部放1滴个视野能发现1~2个或更多。炭疽痈的穿刺液及脾一噬菌体,置37qC培养3~4小时,然后对光观察,脏的涂片则检出细菌的机会较多。涂片标本最好用如为炭疽杆菌时,则中心部发生裂解,在噬菌体周围荚膜染色法染色,可见到有荚膜的典型炭疽杆菌。在由于菌的发育而呈轻微的灰白色。

5、死亡时间较长的尸体的材料中,有时可见到菌体已6动物试验经消失,只剩下荚膜,但因尸体腐败,炭疽杆菌已崩为了最后确诊,必要时可进行动物试验。将培养解消失,镜检常得不到满意的结果,并且这时与死后所得的可疑菌落或尸体材料,用生理盐水或普通肉侵入血液内繁殖的肠内常在的类似菌难以鉴别。因汤做成10倍稀释的乳剂,以0.1—1.0毫升接种于豚此为了确诊,应利用新鲜的病理材料进行镜检。鼠或兔皮下。如材料陈旧、腐败、有杂菌污染,尤其是3培养检查腐败梭菌等较多时,则在皮内接种0.1~0.2毫升,或本法在病畜的生前诊断上价值很小,实验证明,给小鼠尾根皮下接种0.1毫升,或涂于腹部皮肤的人病畜虽在死

6、前28小时可由血液中培养出炭疽杆菌,工浅创伤内。当接种的材料含有炭疽菌时,试验动物但因菌落需12小时后方能形成,所以不适于紧急诊一般在l2小时后在接种部皮下发生水肿,逐渐蔓鲜病理材料可直接接种于延,经30—70小时即可死亡。剖检死亡的试验动物,普通琼脂平板及肉汤培基中,于37℃培养l8~24如发现接种局部的皮下呈胶样浸润,脾脏肿大,镜检小时检查有无炭疽杆菌长。若检查的材料已经腐见有荚膜的典型炭疽杆菌,并从脾、心血培养出炭疽败或污染时,可将血液组织剂先放在肉汤中加温杆菌时,即可确诊为炭疽。养殖技术顾问2014.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