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整理版r

外国文学史整理版r

ID:5535823

大小:91.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7-12-17

外国文学史整理版r_第1页
外国文学史整理版r_第2页
外国文学史整理版r_第3页
外国文学史整理版r_第4页
外国文学史整理版r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史整理版r》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于连的形象及其悲剧原因:(1)于连:平民反抗英雄在《红与黑》中,作者多次称于连为“英雄”、“我们的英雄”。于连是个头脑敏锐,意志坚强,高傲自尊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崇拜拿破仑。因为在拿破仑的时代,坚强的个性可以不凭门第和财产而发挥自己的才能。于连说:“在那个时代,像我这样的人,或者已经被杀死,或者在36岁时就当上了将军。”他满怀英雄气概,充满英雄幻想,却生不逢时,生活在王政复辟时期。尽管他用尽种种手段想打入上流社会,然而都失败了。当他发现他的种种追求都毫无意义时,他放弃了卑鄙的手段,不愿向现实社会妥协。他说:“天才要么成为拿破仑,否则就要像个罪犯被处决掉。”他不顾别人的解救,毅然选择了死。性

2、格系统结构:自尊-自卑,虚伪-正直,雄心-野心,反抗-妥协;善心不泯,刚强坚毅,向往民主。反抗性是突出特征,个人奋斗是根本特征。结论:具有反抗精神的个人奋斗者。另有“野心家说”、“伪君子说”、“革命者-民主战士说”。(2)于连性格发展的三个典型环境A,维利叶尔德·瑞那市长家:反抗青年。于连以高傲对抗贵族的轻蔑,借以保护自己的自尊,具有平民反抗意识。B,贝尚松神学院:野心家。于连以高傲的沉默对付周围的敌人,小心谨慎地施展伪善的本领,与教会妥协乃至同流合污。C,巴黎木尔侯爵府:复辟实力的走卒。于连以虚伪抗击虚伪,以轻蔑对付轻蔑,借以保护自己不受侵害。D,监狱中:彻底的反抗者。于连从沉迷中苏醒,决心

3、以死来反抗不公平的社会。(3)①法庭答辩于连临死前的法庭答辩表现了他的英雄性格的力量,他说:“先生们,我没有荣耀属于你们那个阶级,你们可以看见我是一个乡下人,不过对于自己处境的微贱,敢作反抗的举动罢了。……我决不是被我的同阶级的人审判。我在陪审官的席上,没有看见一个富有的农民,而只是些令人气愤的资产阶级的人。”②陪审官先生:对于轻蔑的恐惧,使我说话。这种轻蔑,我本来以为死的时候,是可以不在乎它的。先生们,我没有荣耀属于你们那个阶级。你们可以看见我是一个乡下人,不过对于自己处境的微贱,敢作反抗的举动罢了。我不向你们祈求任何的恩惠,我一点也不幻想,死亡正等待着我,而且它是公正的。我曾企图刺杀最值得

4、敬慕的一位女人,德·瑞那夫人曾经像慈母般的对待着我,我的犯罪行为是残暴的,而且是蓄谋的,因此我是应该定死罪的。但是,陪审官先生们,即使我的罪没有这样重大,我看见有许多人,不会因我的年少而怜惜我,他们愿意惩罚我,借我来惩诫一般少年,出身微贱,为贫穷所困扼,可是碰上运气,接受教育,而敢混迹于富贵人所谓的高等社会里的少年。先生们,这便是我的犯罪行为,将受到更严厉的惩罚,因为事实上,我决不是被我的同阶级的人审判。我在陪审官的席上,没有看见一个富有的农民,而只是些令人气愤的资产阶级的人......12(4)于连形象的意义于连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个人奋斗者的形象,在他身上,既体现了大革命后英雄主义尚存的法国社

5、会的时代精神,特别是表现了受压抑的一代年轻人对人生与社会的理想,同时也投射出司汤达自身的人生体验和心理欲望。于连身上表现的反压迫、求自由,坚定地追寻自我生命价值的精神,体现了人的一种普遍的生存需求,因而具有积极意义,而他那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思想和行为表现,则成了这一形象历来难以为读者完全肯定和接受的根本原因。(5)造成于连悲剧的原因斯丹达尔说:于连是同社会奋战的不幸的人。于连是复辟时期无权和受压迫的小资产阶级青年的典型形象,他敢于反抗现存制度,但其思想基础是个人主义的,因此他的失败是必然的,动摇和妥协也是必然的。他虽然具有反抗的意识和行动,但并不是大革命时期的英雄,他身上兼具反抗性、动

6、摇性和妥协性。然而他最终还是一个为统治阶级所不容的平民青年。2、宪章派文学(名词解释)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19世纪30-40年代英国宪章运动的产物。主要成就是诗歌。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强烈的战斗性、广泛的群众性。最有名的宪章派诗人:琼斯和林顿。3、盖斯凯尔夫人代表作《玛丽•巴顿》反映了宪章运动中的劳资矛盾。最早将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斗争作为小说主题的英国作家。4、萨克雷:维多利亚时代“一位犀利而无情的讽刺家”长篇小说《名利场》:副标题“没有主人公的小说”。主人公蓓基•夏泼。5、《呼啸山庄》是爱米莉•勃朗特的作品6、唯美主义文学:代表作家:奥斯卡·王尔德(1856-1

7、900)。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诗剧:《莎乐美》童话:《快乐王子》。7、苔丝的人物形象及其悲剧意义A.苔丝(1)完美的女性形象美丽、纯洁、善良、自尊、坚韧、反抗。(2)无辜受难的典型苔丝之所以受苦,与其说是罪过,毋宁说是美德。她的善良使她为家庭付出巨大代价。她的自尊和纯洁使她既向往美好生活;又无法摆脱心灵的阴影,最终以暴力反抗的手段进行复仇。(3)灵与肉二元统一的形象理性与情欲、神性与兽性、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