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合参数DE分析.doc

压合参数DE分析.doc

ID:55341008

大小:39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11

压合参数DE分析.doc_第1页
压合参数DE分析.doc_第2页
压合参数DE分析.doc_第3页
压合参数DE分析.doc_第4页
压合参数DE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压合参数DE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8000第一次压合参数DOE分析一、实验目的针对压合产生的不良,研究分析影响压合不良的各种因子,首先通过第一阶段实验找出影响压合不良的显著因子,再通过第二阶段实验寻找最优参数组合。二、因子筛选1、压合原理介绍压合处压合为ITO触摸屏制作的关键步骤,它主要利用脉冲热压机的高温高压去实现屏体与FPC的连接功能,使得触摸屏与外界功能实现。下图为压合处截面图。2、因子选择根据以往不良记录,产生的压合不良现象的原因有:压合杂物,银胶断线氧化,PFC偏位,引线压反,引线不良,组合偏位,压合铜铂有效长度过短、有效宽度过窄,压头过大或过小,压合时间太长或太短,压合温度过高或过低、压合平整度不良。以上不良

2、中,压合杂物,PFC偏位,引线压反,引线不良,银胶断线氧化,组合偏位,都是人为或来料不良;而压合铜铂有效长度过短、有效宽度过窄,这是设计问题,与压合工序没有直接关系,因此在第一阶段实验可以忽略这些项目不良。同时,压合平整度可以通过仪器控制压头和机台的平整度和水平度以及通过机台的调节,达到平整度的目的,这是一个完全可控的因子,所以也不做考虑。在第一阶段实验只考虑以下4个因子:实际压力,上模温度,下模温度,恒温时间。三、第一阶段实验设计1、因子水平对照表因子水平12交互作用A实际压力/KG3.04.0 B上模实际温度/℃120130 C下模温度/℃7080 D恒温时间/S812 2、找显著因子

3、每个实验号做50次实验,用L(2)统计实验结果如下:实验号列号1234产量XKABCD11111182111223312212941222375212135621224372211398221245K1107119125121总产量269K2162150144148Q55311927由此得出:S=378.125,S=120.125,S=45.125,S=91.125计算总离差平方和:Q=9683.00,S=637.875,S=3.3753、整理成方差分析表如下:方差来源离差平方和自由度平均离差平方和F值临界值显著性贡献率A378.1251378.125336.11F(1,3)=34.12*

4、*59.28%B120.1251120.125106.78**18.83%C45.125145.12540.11**7.07%D91.125191.12581.00**14.29%误差3.37531.125 0.53%总和637.8757  100%4、第一阶段实验结论由前面可以得出A,B,C,D均为显著因子,它们总贡献率为99.47%。四、第二阶段实验设计为了找出最佳的参数组合,故将第一阶段实验找出的显著因子A、B、C、D再进行第二阶段实验,每个因子拟3个水平,每个实验号做50次实验,实验结果如下:1、因子水平对照表因子水平123交互作用A实际压力/KG3.084.085.08 B上模实

5、际温度/℃120130140 C下模温度/℃708090 D恒温时间/S813182、点线图21210681139353、用L(3)统计实验结果如下:列号实验号 1235689101213产量XKAB(C*D)2C(B*D)2(A*D)2D(A*D)1(B*D)1(C*D)11111111111115211122222222531113333333194122112223322512222333113361223311122307133113332217813322111332491333322211281021212123233811212232313136122123131212331

6、32231223112351422323312234715223311233142162311231231321723123123124118231312312321193131313232162031321213132421313323212123223211321321322332121321323824321321321322253321332113292633221132212127332322133213K1213229245236233249250251260262总产量756 K2325301255289245236286246254248K32182262562312782

7、71220259242246Q112751158453566131816由此得出:S=889.56,S=400.67,S=229.56,S=242.67,S=79.11,S=139.33,S=25.11计算总离差平方和:Q=23270.00,S=2102.00,S=96.004、整理成方差分析表如下:方差来源离差平方和自由度平均离差平方和F值临界值显著性优方案A889.5562444.77827.799F(2,12)=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