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329450
大小:15.74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10
《真教育就少不了惩戒.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真教育就少不了惩戒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人尚且如此,何况正在成长阶段的小学生呢?学生有过错是常态。过错分轻重,有些过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批评教育即可,可有些过错造成严重后果,惩戒就十分必要。惩戒的过程表面看似罚有应得,冷酷无情,实则是一种警戒,一种教训,一种长记性。实践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教育教学理念,教师首先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新时代,教育成社会关注焦点,成媒体监督高曝光对象。因此,在当今功利思想浓厚的现实面前,这份宽容、理解、反而成了部分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听之任之的遮羞布。这样,与其说践行师德,不如说教师失德,与其对学生一时包容,不如说是一生贻害。所以要告别身边的伪
2、道德,我们需要真教育。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真教育离不开惩戒。惩戒的手段是“惩”,目的是“戒”。要达到“戒”的效果,“惩”一定要讲一些技巧。不要以为惩罚就是“为所欲为”。惩戒不讲一视同仁,要因人而异。看似悖论,实则有一定道理。一个班级,男生和女生,性格开朗的和性格内向的,独生子女和多生子女,城里孩子和农村孩子,不同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出生的孩子,承受力和耐挫力差异悬殊。因此同样的错误,教师的惩罚地点、时间、方式、程度都要有所区别。性格内向、孤僻,自尊心过强的学生,惩戒程度、策略性要求就更高。惩戒要进行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不要稀里糊涂。不要让惩戒成为一些教师情绪宣泄的手段。我们身边经常会遇
3、到这样两类教师,一类呢,对学生非常严厉,学生犯下错误或未按要求完成任务,绝不迁就,严加处罚、惩戒,当时看起来行为粗暴、冷漠、不近人情,可过些年,当受罚学生长大成人,回忆起当时老师的惩罚反而没有一丝怨恨,经常还听到后悔当初没听老师的话云云。反观另一类教师,对某学生责罚而引来学生当下或后来的报复。同样的惩戒为何有不同的结果?区别就在于前者在惩戒后对学生是一番利害分析、一番谆谆教导,学生即使受罚,也心服口服。后者只是对孩子惩罚,过后不理不睬,孩子无从知道挨罚原因,而心生怨恨。教师不得已不要惩戒孩子。如需惩戒,就要惩戒的有理、有据、有节。让孩子懂得教师的惩戒是为了让自己吸取教训,让孩子感觉到老师
4、是关心他、爱护他,并没有嫌弃他、讨厌他。惩戒一次一定要用心做足功课,这样才能起到教育本人,警戒他人的作用。惩戒不能随心所欲,随意而为。惩戒后的学生,教师要跟踪关注,过多关心、关爱,让他们真正感到来自老师的爱和温暖。也让其他学生看到受惩戒的学生并没有因为惩戒而丢失尊严、遭受歧视。学生在成长阶段,犯错在所难免。作为教育者要像园丁一样悉心修剪多余枝叶。爱之深,忧之切。热爱学生,就要做真教育,做真教育,就离不开惩戒。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