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656048
大小:60.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5
《“惩戒教育”何去何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惩戒教育”何去何从?陕丙渭南市临渭区崇凝二中杜卫红王青记得小时候学兽迅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兽迅说起小时候的记忆:因为贪玩而被私塾老师用戒尺打了几下,这倒使他终生难忘,记住了那次教训。可如今,教育却没了惩戒,而没有惩戒的教育会孕育出一个什么样的怪胎?2009年的一天,16岁的初三女生某某由于和同学打架,学校进行了点名批评,该女生回家后即喝农药自杀。学校因此官司缠身.还有更骇人听闻的,2008年连续发生的学生杀死老师的案件,特别是中国政法大学学生杀死上课老师的恶性案件引起了更多的人关注,这一个个血的教训不能不让人感到惊讶和痛惜!面对这一切,我们不仅要拷问:我们的教育是怎么
2、了?这就是素质教育的成果?我们不禁为之惋惜,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败。众说纷纭,一些人认为学校在管理上存在漏洞,还有一些人认为老师应该反思等。这些意见,都值得我们注意和深思。然而,笔者认为,青少年心理问题才是不容忽视的当务之急。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注重赏识教育、成功教育,并视之为法宝而不注重“挫折教育”。可有时候,学生的行为真的很恶劣,他们所犯的错误老师己无能为力了,需要法律来“惩戒”。我认为,这也许是做为一个教师的悲哀!同时也是中国教育的悲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一直认为惩戒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此问题上提出了一些观点,借此抛砖引玉。惩戒,顾名思义,包括“惩”和“戒”两层含
3、义。“惩”即处罚,是一种手段;“戒”是警告、劝戒人改正错误,是这种行为期望达到的目的。一句话,惩戒意味着手段和目的的统一。教育惩戒除了也異备这种统一之外,更为重要的,它是一种教育方式。虽然是一种特別的教育,但在木质上同期望、激励、表扬等教育方式一样,指向学生的进步。惩戒教育不但在我国古代就有,而且现代国外奋好多国家正在实施。苏东坡有言:“惟教之不改,而后诛之。”诛,指重罚。看来他是赞同行使教育惩戒权的。再看国外:韩国的学校有着严格的管理制度,他们对犯错的学生采取了相当严厉的惩戒,例如给教师配备专用的教鞭,用于惩戒学生等;日本至今仍保留着打手板、关禁闭等惩戒措施;新加坡校长、副校长
4、和纪律事务长有权用藤条对违规学生进行体罚,但对象限于男生,部位限于手心和屁股,必须有见证人在场,体罚后写成书面报告,并立刻通知家长”等,规定十分详细而明确……英美各国也有罚站、勒令退学或转学等惩戒措施……这些措施在我们的国家看来甚至是不可思议的,如果我们身边真的发生了这些事,将会有多少人口诛笔伐,将会被多少人形容成“无视学生身心健康”……然而,让我们纳闷的是,恰恰是这些保留了严重惩戒措施的国家,人家的教育成果如何,我们是奋B共睹的。看来惩戒教育在世界上的很多国家是通行的,他们的法律不仅允许惩戒,而且详细规定了惩戒的标准和尺度。如何让犯错误的学生受到惩戒,师生都是奋数的。而这样做对
5、老师和学生来说的都是一种很好的保护措施。当然,以有没有教育惩戒与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单纯的挂钩,那是很牵强的,但至少我们应该看到,发达国家确实冇着严格的管理规定,确实保留着相当严的惩戒手段。如果学生犯错,难道-味纵容吗?对违纪学生教师还要不要进行教育?批评?惩戒?学校,教师普遍感到困惑!学校教育究竟要不要惩戒教育?这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我认为,学校教育不能没有相应的惩戒教育。一般来说,孩子犯了错误,恰恰是教育的最佳吋机,这需要教师的大智慧。此时,惩戒是必要的。教育就是唤醒人,就是使人健康成长。惩戒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在一份网上问卷调查中也显示,批评教育也是学生能
6、够接受的方式,有些老师虽然严格,但仍受到学生的爱戴,因为学生们能体会出这样的老师心中的爱,理解的过程也是心灵沟通的过程。据我所知,学生吋代受过教师惩戒的学生,大多数成年后会感激老师。相反一些对学生纵恿或放任不问的教师,学生并不买帐。所谓教师惩戒权:是教师依法对学生进行惩戒的权利。教师惩戒权来源于对学生的管理指导权,是教育教学的重要权利。教师惩戒的0的是教育学生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而采取的手段。“教育不是万能的,不惩戒是万万不可能的。”因此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惩戒,不失是一个有效的教育手段。我国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教授说过“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现在,我们也经常能听到“孩子越来
7、越难管了”之类的话,对于有些顽皮的孩子,那些单纯的讲道理之类的“说服教育”早就过吋了,而惩戒教育可能对他们更有效。因为没有相应的教育惩戒,一切的教育活动将缺乏骨骼,将面临失败;没冇惩戒的教育,终将是失败的教育;没有惩戒的教育,教育出来的一代,可能会是经受不了挫折、懦弱而又自私自利、飞扬跋扈、没有责任感的一代,将来个人和社会都将会为此付出代价!我认为,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过分保障了孩子的权益,甚至有“溺爱”之嫌。中国教育在“纠偏体罚“的风潮里一窝蜂地又走向了“激励教育、赏识教育”的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